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多糖类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与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22-04-27 23:02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进行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总多糖的快速测定,实现生产过程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批次生产过程链菌种培养、菌种传代、菌种发酵、发酵物滤过、发酵物干燥、发酵物粉碎、发酵物混合各个操作单元中的总多糖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建立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链总多糖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链中不同操作单元的质控水平。结果生产过程链中发酵菌粉总多糖含量比较稳定;总多糖模型校正集均方差(RMSEC)、验证集均方差(RMSEP)、校正集相关系数(Rc)及验证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0186%、0.013 3%、0.941 8和0.980 0;模型预测值与苯酚-硫酸法测定值之间误差率较小、拟合度较好。结论该模型能实现快速分析发酵虫草菌粉质量,为生产过程链发酵虫草菌粉总多糖质控水平提供借鉴。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提取[18,21]
2.2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样品的含量测定
2.3 近红外光谱采集、建模及模型的验证
2.3.1 发酵虫草菌粉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2.3.2 光谱预处理
2.3.3 校正集及验证集的划分
2.3.4 建模区间的选取
2.3.5 模型验证
2.4 结果
2.4.1 总多糖含量测定
2.4.2 PLSR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2.4.3 模型的验证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364931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提取[18,21]
2.2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样品的含量测定
2.3 近红外光谱采集、建模及模型的验证
2.3.1 发酵虫草菌粉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2.3.2 光谱预处理
2.3.3 校正集及验证集的划分
2.3.4 建模区间的选取
2.3.5 模型验证
2.4 结果
2.4.1 总多糖含量测定
2.4.2 PLSR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2.4.3 模型的验证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3649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6493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