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的硫辛酸多肽胶束构建及其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19:40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女性癌症中是除了皮肤癌之外的最普遍的癌症,占接近三分之一。美国癌症协会2018年最新数据表明,乳腺癌在预计新发人数上位居第一,预计死亡人数上排名第二(仅次于肺及支气管癌)。目前,乳腺癌治疗存在很多难点,特别是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发生耐药及术后放化疗后肿瘤复发、转移。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自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改善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已成为研究热点。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高度保守的一种依赖溶酶体的降解途径,是通过清除自身衰老、受损的细胞器,或通过降解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供细胞再次利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自噬常作为一种细胞在特殊情况下的保护自我的一种机制,例如在机体出现损伤、缺氧、应激等病理生理情况后一种调控细胞代谢活动的过程,可被认为是与化疗失败的重要耐药机制之一。本课题选用广谱抗癌药多西他赛(DTX)和自噬抑制ATG7siRNA(siATG7),通过硫辛酸修饰的固有无序多肽形成的多肽胶束加以介导,并载入化疗药多西他赛,从体内和体外对其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共载多西他赛和 siATG7的硫辛酸多肽胶束构建及表征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多肽载体合成
        2.2 硫辛酸修饰的多肽载体的表征
        2.3 临界胶束浓度考察
        2.4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硫辛酸多肽胶束构建
    3 结果
        3.1 LA-CL的纯度鉴定结果
        3.2 多肽LA-CLss聚合物的1H-NMR鉴定结果
        3.3 临界胶束浓度考察结果
        3.4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硫辛酸多肽胶束粒径和电位
        3.5 载药量和包封率
        3.6 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结果
        3.7 多西他赛体外释放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的硫辛酸多肽胶束抗乳腺癌作用体外评价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细胞培养
        2.2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体外抗增殖作用考察
        2.3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促凋亡作用考察
        2.4 细胞摄取考察
        2.5 胞内分布考察
        2.6 周期阻滞考察
        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
        2.8 激光共聚焦实验观察自噬流
        2.9 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2.11 Westernblot实验
        2.12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体外抗增殖作用考察结果
        3.2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促凋亡作用考察结果
        3.3 细胞摄取考察结果
        3.4 胞内分布考察结果
        3.5 周期阻滞考察结果
        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结果
        3.7 激光共聚焦实验观察自噬流结果
        3.8 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结果
        3.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
        3.10 Westernblot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的多肽胶束抗乳腺癌作用体内评价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和材料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人乳腺癌细胞皮下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2.3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多肽胶束的体内分布情况
        2.4 共载多西他赛和siATG7多肽胶束体内药效考察
        2.5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裸鼠移植瘤造模结果
        3.2 多肽胶束体内分布实验考察结果
        3.3 肿瘤生长抑制及生存期考察结果
        3.4 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考察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特色与创新之处
综述
    1 引言
    2 CPPS分类
    3 CPPS穿膜机制
    4 CPPS在靶向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5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工作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681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681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