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体分散技术的叶黄素片的制备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2-12-24 11:55
叶黄素是从万寿菊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护眼、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AMD)、抗癌、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叶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在强酸性条件下易降解,使叶黄素生物利用度比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将叶黄素制成固体分散体后进行压片和肠溶包衣,制成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可提高叶黄素水溶性、耐酸性和稳定性,减少胃酸破坏,提高叶黄素生物利用度。采用溶剂法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以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得到最佳制备条件:载体为聚维酮k30,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20,制备温度为70℃,样品于真空干燥箱内45℃干燥24h。所制固体分散体45min内累积溶出率达90.48%。表征结果表明叶黄素微粒在聚维酮k30内以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叶黄素-聚维酮k30固体分散体有效形成。二者之间形成了氢键,氢键相互作用可以阻断药物重结晶、延缓相分离从而提高固体分散体稳定性。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对温度、湿度、光照均敏感,应保存在干燥环境中并注意避光避高温。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结合单因素和星点试验优化得到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最佳处方条件:固体分散体用量为44%,混合稀释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叶黄素简介
1.1.1 来源
1.1.2 结构及性质
1.1.3 生物学作用
1.2 固体分散体技术简介
1.2.1 概念
1.2.2 分类
1.2.3 新型制备方法
1.2.4 固体分散体在制剂的应用
1.3 片剂简介
1.3.1 制备方法
1.3.2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优势
1.4 肠溶包衣简介
1.4.1 包衣简介
1.4.2 常用包衣材料
1.4.3 制备方法及设备
1.5 生物利用度简介
1.5.1 分类
1.5.2 影响因素
1.5.3 生物利用度的评定
1.6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叶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方法
2.2.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因素考察
2.2.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性能考察
2.2.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表征
2.2.6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因素考察结果
2.3.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性能考察结果
2.3.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表征结果
2.3.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溶出度测定方法
3.2.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流程
3.2.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影响因素考察
3.2.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3.2.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质量评价
3.2.6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3.3.2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结果
3.3.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质量评价结果
3.3.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的包衣处方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4.2.2 肠溶包衣液的配制
4.2.3 隔离层的包衣工艺确定
4.2.4 包衣处方单因素筛选
4.2.5 包衣工艺单因素筛选
4.2.6 正交试验
4.2.7 叶黄素肠溶片释放机制的初步探讨
4.2.8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稳定性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包衣处方单因素筛结果
4.3.2 包衣工艺单因素筛选结果
4.3.3 正交试验结果
4.3.4 释放机制的初步探讨
4.3.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稳定性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及肠溶片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2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溶液的配制
5.3.2 液相条件的考察
5.3.3 血样处理方法的考察
5.3.4 叶黄素HPLC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5.3.5 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叶黄素HPLC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5.4.2 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26088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叶黄素简介
1.1.1 来源
1.1.2 结构及性质
1.1.3 生物学作用
1.2 固体分散体技术简介
1.2.1 概念
1.2.2 分类
1.2.3 新型制备方法
1.2.4 固体分散体在制剂的应用
1.3 片剂简介
1.3.1 制备方法
1.3.2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优势
1.4 肠溶包衣简介
1.4.1 包衣简介
1.4.2 常用包衣材料
1.4.3 制备方法及设备
1.5 生物利用度简介
1.5.1 分类
1.5.2 影响因素
1.5.3 生物利用度的评定
1.6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叶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方法
2.2.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因素考察
2.2.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性能考察
2.2.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表征
2.2.6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因素考察结果
2.3.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性能考察结果
2.3.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表征结果
2.3.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溶出度测定方法
3.2.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流程
3.2.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影响因素考察
3.2.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3.2.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质量评价
3.2.6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3.3.2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结果
3.3.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质量评价结果
3.3.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的包衣处方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4.2.2 肠溶包衣液的配制
4.2.3 隔离层的包衣工艺确定
4.2.4 包衣处方单因素筛选
4.2.5 包衣工艺单因素筛选
4.2.6 正交试验
4.2.7 叶黄素肠溶片释放机制的初步探讨
4.2.8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稳定性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包衣处方单因素筛结果
4.3.2 包衣工艺单因素筛选结果
4.3.3 正交试验结果
4.3.4 释放机制的初步探讨
4.3.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稳定性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及肠溶片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2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溶液的配制
5.3.2 液相条件的考察
5.3.3 血样处理方法的考察
5.3.4 叶黄素HPLC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5.3.5 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叶黄素HPLC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5.4.2 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26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2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