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响应性纳米胶束的构建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3-04-18 19:53
癌症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人们致力于寻求各种方法解决癌症治疗的难题。其中聚合物纳米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好,体内循环的时间长,能够靶向富集到肿瘤组织,越来越成为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良好的载体。利用肿瘤微环境的特征设计药物输送系统被认为是实现癌症靶向治疗和改善化疗效果的关键。该特征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来自活性氧物质(ROS)(如H202)的氧化应激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项工作中,设计了一种抗肿瘤药物递送的新型ROS响应性纳米载体,以聚天冬氨酸接枝响应性侧链苯硼酸丝氨酸(BSer)作可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大分子骨架,以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物。通过改变聚琥珀酰亚胺(PSI)开环水解中的投料比实现BSer取代度的变化。用核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电子显微镜检测胶束的物理化学性质随ROS刺激发生的变化。通过对比在不同pH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H202时阿霉素的累积释放率的差异检测纳米胶束的响应效果。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CLSM)等结果表明,载体有较好的细胞选择性,相比于正常细胞(L929),药物对癌细胞(A549)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最后,利用4T1细胞...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合物胶束用于肿瘤治疗
1.2 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1.3 聚合物胶束的应用及存在的缺陷
1.4 智能响应性的研究现状
1.4.1 pH响应
1.4.2 酶响应
1.4.3 缺氧激活
1.4.4 超灵敏的纳米颗粒
1.5 ROS响应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理化性质检测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ROS响应性聚天冬氨酸骨架的合成
2.3.1 合成4-甲基苯硼酸酯
2.3.2 合成4-溴甲基苯硼酸酯
2.3.3 合成BOC-丝氨酸苯硼酸酯
2.3.4 脱BOC保护
2.3.5 聚琥珀酰亚胺接枝苯硼酸酯丝氨酸的合成
2.4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4.1 核磁和质谱表征
2.4.2 中红外测试(FT-IR)
2.4.3 分子量测试
2.5 透析法制备纳米胶束
2.6 纳米胶束的表征
2.6.1 动态激光光散射仪分析(DLS)
2.6.2 透射电镜分析(TEM)
2.6.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6.4 Zeta电位
2.7 CMC临界胶束浓度测试-芘荧光探针法
2.8 纳米胶束的稳定性测试
2.9 阿霉素药物的包裹及体外释放
第三章 纳米胶束体内外生物学评价
3.1 细胞毒性评价
3.2 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释放
3.3 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吞噬
3.4 细胞凋亡实验
3.5 体内活性检测
3.5.1 瘤径和体重测量
3.5.2 药物的组织分布
3.5.3 切片染色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92922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合物胶束用于肿瘤治疗
1.2 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1.3 聚合物胶束的应用及存在的缺陷
1.4 智能响应性的研究现状
1.4.1 pH响应
1.4.2 酶响应
1.4.3 缺氧激活
1.4.4 超灵敏的纳米颗粒
1.5 ROS响应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理化性质检测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ROS响应性聚天冬氨酸骨架的合成
2.3.1 合成4-甲基苯硼酸酯
2.3.2 合成4-溴甲基苯硼酸酯
2.3.3 合成BOC-丝氨酸苯硼酸酯
2.3.4 脱BOC保护
2.3.5 聚琥珀酰亚胺接枝苯硼酸酯丝氨酸的合成
2.4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4.1 核磁和质谱表征
2.4.2 中红外测试(FT-IR)
2.4.3 分子量测试
2.5 透析法制备纳米胶束
2.6 纳米胶束的表征
2.6.1 动态激光光散射仪分析(DLS)
2.6.2 透射电镜分析(TEM)
2.6.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6.4 Zeta电位
2.7 CMC临界胶束浓度测试-芘荧光探针法
2.8 纳米胶束的稳定性测试
2.9 阿霉素药物的包裹及体外释放
第三章 纳米胶束体内外生物学评价
3.1 细胞毒性评价
3.2 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释放
3.3 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吞噬
3.4 细胞凋亡实验
3.5 体内活性检测
3.5.1 瘤径和体重测量
3.5.2 药物的组织分布
3.5.3 切片染色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92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929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