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及应用研究:立体选择性构建吲哚酮螺环及抗细胞迁移分子探针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3-05-19 23:25
本文研究了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并通过两种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初步标记细胞迁移作用细胞位点与靶标蛋白,这两项基于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对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制备及药理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在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面,本文研究了曼尼希反应所构建螺环产物的立体构型受金属催化剂种类、手性胺配体、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2-氧-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和苯甲醛为底物,ZnCl2-2,2’-二氨基联苯复合物为催化体系,K2CO3为碱,1,4-二氧六环和水(v1:v2=9:1)混合溶剂,底物的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为50℃,以占91%的选择性得到(3R,2’S)构型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化合物,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的高选择性合成指明了方向。在细胞迁移抑制剂的分子探针研究方面,本文设计与合成了以荧光素或生物素为报告基团、赖氨酸为链接基团、拟肽细胞迁移抑制剂为识别基团的分子探...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吲哚酮螺环立体选择性合成及药物应用
1.1.1 金属配体催化曼尼希反应及分子内螺环化
1.1.2 吲哚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1.2 靶向分子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1.2.1 分子探针标记成像技术
1.2.2 亲和探针标记纯化技术
1.2.3 分子探针用于天然活性化合物靶点的发现
1.2.4 亲和探针用于小分子抑制剂靶点的研究
1.2.5 分子探针标记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2章 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立体选择性合成
2.1 课题设计思路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部分
2.3.1 底物的合成
2.3.2 催化剂的合成
2.3.3 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
2.3.4 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曼尼希型螺环化反应过程分析
2.4.2 金属盐与配体的筛选
2.4.3 碱的筛选
2.4.4 溶剂的优化
2.4.5 体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第3章 抗细胞迁移分子探针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3.1 课题设计思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拟肽分子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3.2.3 FAM-probe共孵育实验
3.2.4 LSCM荧光定位实验
3.2.5 分子探针的细胞毒性及抗迁移实验
3.2.6 MDA-MB-23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3.2.7 FAM-probe自然电泳
3.2.8 生物素小分子探针亲和下拉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拟肽分子探针的表征
3.3.2 荧光拟肽分子探针的光谱性质
3.3.3 荧光探针共孵育实验
3.3.4 FAM-probe荧光探针单个细胞定位
3.3.5 分子探针的细胞毒性及抗迁移实验结果
3.3.6 荧光探针的电泳与下拉实验初步结果
3.4 本章总结及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2章部分化合物图谱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820092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吲哚酮螺环立体选择性合成及药物应用
1.1.1 金属配体催化曼尼希反应及分子内螺环化
1.1.2 吲哚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1.2 靶向分子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1.2.1 分子探针标记成像技术
1.2.2 亲和探针标记纯化技术
1.2.3 分子探针用于天然活性化合物靶点的发现
1.2.4 亲和探针用于小分子抑制剂靶点的研究
1.2.5 分子探针标记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2章 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立体选择性合成
2.1 课题设计思路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部分
2.3.1 底物的合成
2.3.2 催化剂的合成
2.3.3 3-(3'-吡咯烷)吲哚酮螺环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
2.3.4 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曼尼希型螺环化反应过程分析
2.4.2 金属盐与配体的筛选
2.4.3 碱的筛选
2.4.4 溶剂的优化
2.4.5 体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第3章 抗细胞迁移分子探针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3.1 课题设计思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拟肽分子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3.2.3 FAM-probe共孵育实验
3.2.4 LSCM荧光定位实验
3.2.5 分子探针的细胞毒性及抗迁移实验
3.2.6 MDA-MB-23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3.2.7 FAM-probe自然电泳
3.2.8 生物素小分子探针亲和下拉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拟肽分子探针的表征
3.3.2 荧光拟肽分子探针的光谱性质
3.3.3 荧光探针共孵育实验
3.3.4 FAM-probe荧光探针单个细胞定位
3.3.5 分子探针的细胞毒性及抗迁移实验结果
3.3.6 荧光探针的电泳与下拉实验初步结果
3.4 本章总结及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2章部分化合物图谱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82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8200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