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对映异构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9 18:40
在癌症医药领域,广大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疗效更高、副作用更低,可替代铂类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金属配合物,其中的芳基钌配合物以具有靶向性、毒性低、优良的抗癌活性等特点被广大研究者寄予良好的抗癌药物研究前景。本文设计合成了一对以MBIP(MBIP=2-(3-溴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为配体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钌(II)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MBIP]2+和Λ-[Ru(bpy)2MBIP]2+,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综合采用光谱学研究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生物物理学研究方法(粘度实验等),并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等多种手段,对该手性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手性钌(II)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MBIP]2+和Λ-[Ru(bpy)2MBIP]2+导致HSA...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癌症现状
1.3 抗肿瘤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生物大分子简介
1.5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5.2 荧光光谱法
1.5.3 同步荧光光谱法
1.5.4 三维荧光光谱法
1.5.5 圆二色谱法
1.6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6.1 淬灭类型
1.6.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6.3 作用力类型
1.6.4 结合距离
1.6.5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
1.7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7.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7.2 荧光光谱法
1.7.3 圆二(CD)色谱法和平衡透析法
1.7.4 粘度实验法
1.7.5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1.8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8.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8.2 结合作用模式
1.8.3 作用力类型
1.9 计算机模拟对接技术
1.9.1 重要的分子对接软件
1.10 创新点
第二章 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MBIP]2+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2.3.1 邻菲咯啉二酮(phendione)的合成
2.3.2 MBIP的合成
2.3.3 cis-[Ru(bpy)2(py)2]·2H2O的合成
2.3.4 Δ,Λ-[Ru(bpy)2MBIP]2+的拆分合成
2.3.5 Δ,Λ-[Ru(bpy)2MBIP]2+的圆二色谱测量
2.3.6 Δ,Λ-[Ru(bpy)2MBIP]2+的表征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2.4.1 Δ,Λ-[Ru(bpy)2MBIP]2+的圆二色谱测量
2.4.2 Δ,Λ-[Ru(bpy)2MBIP]2+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Δ,Λ-[Ru(bpy)2MBIP]2+与HS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人血清白蛋白(HSA)和配合物溶液的配制
3.3.2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3.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3.3.4 圆二色光谱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荧光光谱
3.4.2 荧光淬灭机制研究
3.4.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3.4.4 相互作用力类型
3.4.5 圆二色光谱法
3.4.6 小结
第四章 Δ,Λ-[Ru(bpy)2MBIP]2+与DN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核酸(CT-DNA)的配制
4.3.2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4.3.3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4.3.4 圆二色谱测定
4.3.5 粘度的测定
4.3.6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合模式
4.4.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4.4.3 圆二色谱分析
4.4.4 粘度法研究结合模式
4.4.5 结合作用力分析
4.4.6 小结
第五章 Δ,Λ-[Ru(bpy)2MBIP]2+与HSA、DNA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Auto Dock-1.5.6
5.3 对接显示图
5.3.1 手性对映体与HSA的对接模拟图
5.3.2 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对接模拟图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6235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癌症现状
1.3 抗肿瘤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生物大分子简介
1.5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5.2 荧光光谱法
1.5.3 同步荧光光谱法
1.5.4 三维荧光光谱法
1.5.5 圆二色谱法
1.6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6.1 淬灭类型
1.6.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6.3 作用力类型
1.6.4 结合距离
1.6.5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
1.7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7.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7.2 荧光光谱法
1.7.3 圆二(CD)色谱法和平衡透析法
1.7.4 粘度实验法
1.7.5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1.8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8.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8.2 结合作用模式
1.8.3 作用力类型
1.9 计算机模拟对接技术
1.9.1 重要的分子对接软件
1.10 创新点
第二章 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MBIP]2+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2.3.1 邻菲咯啉二酮(phendione)的合成
2.3.2 MBIP的合成
2.3.3 cis-[Ru(bpy)2(py)2]·2H2O的合成
2.3.4 Δ,Λ-[Ru(bpy)2MBIP]2+的拆分合成
2.3.5 Δ,Λ-[Ru(bpy)2MBIP]2+的圆二色谱测量
2.3.6 Δ,Λ-[Ru(bpy)2MBIP]2+的表征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2.4.1 Δ,Λ-[Ru(bpy)2MBIP]2+的圆二色谱测量
2.4.2 Δ,Λ-[Ru(bpy)2MBIP]2+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Δ,Λ-[Ru(bpy)2MBIP]2+与HS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人血清白蛋白(HSA)和配合物溶液的配制
3.3.2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3.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3.3.4 圆二色光谱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荧光光谱
3.4.2 荧光淬灭机制研究
3.4.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3.4.4 相互作用力类型
3.4.5 圆二色光谱法
3.4.6 小结
第四章 Δ,Λ-[Ru(bpy)2MBIP]2+与DN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核酸(CT-DNA)的配制
4.3.2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4.3.3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4.3.4 圆二色谱测定
4.3.5 粘度的测定
4.3.6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合模式
4.4.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4.4.3 圆二色谱分析
4.4.4 粘度法研究结合模式
4.4.5 结合作用力分析
4.4.6 小结
第五章 Δ,Λ-[Ru(bpy)2MBIP]2+与HSA、DNA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Auto Dock-1.5.6
5.3 对接显示图
5.3.1 手性对映体与HSA的对接模拟图
5.3.2 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对接模拟图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6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8762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