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喹啉酮酸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发布时间:2017-07-14 19:10

  本文关键词:喹啉酮酸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更多相关文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HIV-1整合酶抑制剂 喹啉酮酸衍生物


【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传染病,而HIV-1整合酶(integrase)在该疾病病原体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人体内没有其同源蛋白,选择针对该靶标的药物毒副作用相对小,成为近年来HIV-1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β-二酮酸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整合酶抑制活性,喹啉酮酸类化合物作为其生物电子等排体表现出同样的良好活性。基于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喹啉酮酸类化合物GS-9137结构,通过分析其与靶蛋白的结合模式及构效关系,发现其取代苄基片段与靶蛋白疏水空腔的结合对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本文以N-取代苄基吗啉替代GS-9137中苯环上苄基及甲氧基,调整其取代苄基的空间朝向,以改善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性质。基于此设计出了[1,4]VA嗪并[3,2-g]喹啉酮酸与[1,4]VA嗪并[2,3-g]喹啉酮酸类化合物。通过逆合成分析设计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合成路线进行优化。最终以2-氨基-5-硝基苯酚为原料经9步反应合成了18个未见报道的[1,4]VA嗪并[3,2-g]喹啉酮酸类目标化合物。以2-氨基-4-硝基苯酚为原料经9步反应合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1,4]VA嗪并[2,3-g]喹啉酮酸类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与HRMS确认。对合成的[1,4]VA嗪并[3,2-g]喹啉酮酸类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抑制HIV-1的活性测试,其中化合物10m的半抑制浓度(IC50)达到190 nM,为本课题组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HIV-1整合酶抑制剂 喹啉酮酸衍生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R91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10
  • 1.1.1 艾滋病与抗艾滋病药物的发展现状8-9
  • 1.1.2 HIV-1 病毒的生命周期9
  • 1.1.3 HIV-1 整合酶的结构与功能9-10
  • 1.2 HIV-1 整合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分类及研究进展10-14
  • 1.2.1 HIV-1 整合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11
  • 1.2.2 HIV-1 整合酶抑制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11-13
  • 1.2.3 已上市的整合酶抑制剂13-14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4-15
  • 第2章 [1,4]VA嗪并喹啉酮酸衍生物的设计15-22
  • 2.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15-16
  • 2.2 HIV-1 整合酶与喹啉酮酸类抑制剂的结合模式16-17
  • 2.3 喹啉酮酸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17-18
  • 2.4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18
  • 2.5 [1,4]VA嗪并[3,2-g]喹啉酮酸衍生物与整合酶的结合模式研究18-20
  • 2.6 [1,4]VA嗪并[2,3-g]喹啉酮酸衍生物与整合酶的结合模式研究20-21
  • 2.7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1,4]VA嗪并[3,2-g]喹啉酮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22-55
  • 3.1 [1,4]VA嗪并[3,2-g]喹啉酮酸类化合物合成路线分析22-23
  • 3.2 结果与讨论23-32
  • 3.2.1 中间体4的合成24
  • 3.2.2 Gould-Jacobs反应与中间体 8a-c的合成24-28
  • 3.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28-29
  • 3.2.4 结构解析29-32
  • 3.3 生物活性测试32-33
  • 3.3.1 材料与试剂32
  • 3.3.2 活性测试方法32-33
  • 3.3.3 活性测试结果33
  • 3.4 实验部分33-54
  • 3.4.1 试剂及仪器33-34
  • 3.4.2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34-54
  • 3.5 本章小结54-55
  • 第4章 [1,4]VA嗪并[2,3-g]喹啉酮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55-80
  • 4.1 [1,4]VA嗪并[2,3-g]喹啉酮酸类化合物合成路线分析55-56
  • 4.2 结果与讨论56-62
  • 4.2.1 中间体14的合成57
  • 4.2.2 中间体 15a-e的合成57
  • 4.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57-58
  • 4.2.4 结构解析58-62
  • 4.3 实验部分62-79
  • 4.3.1 试剂及仪器62
  • 4.3.2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62-79
  • 4.4 本章小结79-80
  •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6-88
  • 致谢88-90
  • 附录90-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惠元,顾慧儿;吡酮酸化学(上)[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年02期

2 郭惠元,,顾慧儿;吡酮酸化学(中)[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年03期

3 郭惠元,顾慧儿;吡酮酸化学(下)[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年04期

4 郑德炫,钟国华,屠锡源,王植材,郑其煌,林电伟;香菇嘌呤类药物中间体2,3-O-亚环己基-D-赤酮酸内酯合成法的改进[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5 杨宏,江骥,郑法雷,胡蓓;酮酸制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1998年04期

6 杨继红,毕增祺;对透析前病人低蛋白质饮食中大豆蛋白和酮酸氨基酸的新认识[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0年06期

7 郭惠元;吡酮酸类抗感染药物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06期

8 赵玉波;王丽;王丽颖;;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在消化系统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1999年01期

9 王春芳;;35例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01期

10 张婴元;;喹酮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志强;叶菡洋;袁伟杰;于建平;付鹏;崔若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叶菡洋;袁伟杰;张志强;于建平;傅鹏;梅小斌;边琪;崔若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叶菡洋;袁伟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菡洋;袁伟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吡酮酸类药物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陈敏;复方α—酮酸片实现国产化[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孟超;新型吡酮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慧;稀土克酮酸多铁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融杰;喹啉酮酸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申斌;克酮酸单晶的制备及介电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石力敏;酮酸的不对称转氨化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静;吡哆醛催化酮酸转氨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冬梅;α酮酸加低蛋白饮食延缓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机制:抗氧化应激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孟斌;人工合成细交链孢菌酮酸的除草生物活性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2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542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