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回顾性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7 12:19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回顾性调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他汀类 心血管药物 配伍 安全性


【摘要】: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镁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时曲线峰浓度、生物利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出现肌肉疼痛1例,将辛伐他汀改为氟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
【作者单位】: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他汀类 心血管药物 配伍 安全性
【分类号】:R969.2
【正文快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心血管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有学者指出[1]他汀类药物可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进行有效保护,尤其是在对高血脂的治疗中,近年来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芹,王丽珍,黄晓东;护士在临床药物配伍中的监督作用[J];黑龙江医学;2000年05期

2 高本惠;谈谈不合理药物配伍[J];实用全科医学;2004年01期

3 熊建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J];天津药学;2004年04期

4 张玮;;药物配伍不当2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6年23期

5 ;25种静滴药物配伍指示仪介绍[J];新医学;1974年11期

6 黄兴才;药物配伍速查尺获国家专利[J];兰州科技情报;1994年02期

7 陈元成,张海,邢莉清;中西药物配伍利弊谈[J];天津药学;2000年04期

8 黄德财,王艺;药物配伍软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中国药房;2001年06期

9 李深强,任萍,杨学文;使用《药物配伍变化表》应有统一规定[J];中国药师;2002年03期

10 王玉和,王承建,杨光宇,陈蓉;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与五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辛学俊;;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药物配伍研究进展[A];2013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会议报告与论文汇编[C];2013年

2 张俊鹏;张宝婵;黄伟侨;;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分析及干预对策[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辛学俊;;对左氧氟沙皇注射液药物配伍研究文献再评价[A];2006年浙江省药品法规与临床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剡海宇;张洁;;常用静注药物配伍变化速查尺的研制与应用[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郭宏炳;莫蔚;莫通;;药物配伍在方剂中的意义[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瑞芳;王丰伟;张小明;;注射用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齐兵;陈慧君;;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秀琴;李南屏;田硕;纪丽颖;;浅析药物配伍与合理用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医院 张兴;壮骨颗粒与其他药物配伍有禁忌[N];健康报;2013年

2 孙华;药物的理化性质 影响药物配伍[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洁云 实习记者 石谙丁;药物配伍:医学算术,难寻公式?[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唐文;影响药物配伍变化的因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青华;怎样安全使用兽药[N];农民日报;2004年

6 副主任药师 邱世犹;药物配伍切勿“乱点鸳鸯”[N];医药经济报;2009年

7 杨海 青岛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药师关注的输液安全及应对策略[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药师 叶子;维生素C不宜与四类药物配伍使用[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立军;《伤寒论》中药物配伍规律的理论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8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88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