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战略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策略
本文关键词:药品安全战略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药品安全 战略 仿制药 质量评价 监管科学 科学监管
【摘要】:国家药品安全是体现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战略问题,也是保障社会稳定、防病治病、疫情需求、战备需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民生问题和关系国家、政府和企业安全的政治问题。世界需要合理的药物结构满足医疗需求。从世界创新药-仿制药-非处方药-特殊药结构格局来看,仿制药是世界需求的主体,创新药是企业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药品需求的主体和发展的主题。中国医药产业的品种的合理结构和产量是产业布局的科学依据,也是"调结构,压产能、压库存、压成本、补短板、增效益"供给侧改革的的依据。当前,从"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要求出发,切实做好提高仿制药质量和一致性评价是对以企业为主体的供给侧改革的挑战。从科学角度来说,监管部门和研发企业均应认识医药研发全过程中"监管科学"与"科学监管"的转换关系,才能有利于创新发展,有利于研发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作者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国家药品安全 战略 仿制药 质量评价 监管科学 科学监管
【分类号】:R95
【正文快照】: 刘昌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6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现北京大学药学院),1986-1987年赴瑞典做高级访问学者,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焕;;关于生物仿制药临床评价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1期
2 李红琴;;仿制药开发策略思考[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02期
3 王静;韩晓亮;孟锐;;探寻我国仿制药的发展策略[J];中国药事;2011年05期
4 常卫红;王军志;;关于生物仿制药药学研究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事;2008年01期
5 郑强;李自力;;生物等效性研究,仿制药审评的关键[J];中国处方药;2009年01期
6 强桂芬;韩静;杨漫;张娅喃;王月华;杜冠华;刘会臣;;仿制药上市后生物利用度监测与再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6期
7 刘立春;朱雪忠;;中国制药行业应对授权仿制药挑战的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22期
8 郁庆华;;我国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J];上海医药;2013年05期
9 ;仿制药品审批办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10 ;仿制药品审批办法[J];中国新药杂志;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燕茹;田丽娟;;关于生物仿制药药物警戒的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许荣芹;杨悦;;原研仿制药品价格规制问题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剑春;业内积极探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2 中宇;去年美国使用仿制药节省医疗开支1930亿美元[N];中国医药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瑶;一致性评价寻求良方[N];医药经济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姜恒;仿制药成长机会几多[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胡芳;提升制剂水平 夯实创新基础[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研发新药乃是高风险产业[N];科技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马飞;丰满的市场 尖锐的失衡[N];医药经济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杨俊坚;新一轮医保药物降价原则初定[N];医药经济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彦睿;我国仿制药政府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8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9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