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乳腺肿瘤微环境多重刺激响应性释药的纳米粒子研究
本文关键词:模拟乳腺肿瘤微环境多重刺激响应性释药的纳米粒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透明质酸 纳米粒子 多重刺激响应性 控制释放 乳腺癌
【摘要】: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近年来在肿瘤治疗方面被广泛关注,但在主动靶向性、血液循环稳定性、响应性控制药物释放等关键问题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挑战性。针对乳腺肿瘤细胞的环境特性(酸性、富含谷胱甘肽GSH和透明质酸酶Hyal-1),本文以可靶向乳腺癌细胞表面受体CD-44的透明质酸(HA)为基材,通过多重功能化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pH/GSH/Hyal-1多重刺激响应性的纳米粒子,并负载新型抗乳腺癌药物四氢吲唑酮(SNX2112),研究载药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能及其在体外模拟乳腺肿瘤微环境下的pH/GSH/Hyal-1多重刺激控制药物释放动力学,探索其抗乳腺癌治疗应用的可行性。首先通过EDC/NHS偶合反应,依次将组氨酸(His)、半胱胺(Cys)偶联到HA上,得到功能化的HA衍生物(His-HA-Cys);然后将羧基活化的抗癌药物SNX2112通过酯化反应键合到His-HA-Cys上,得到双亲性的多功能化透明质酸衍生物(His-HA-Cys-g-SNX2112)。用1H NMR对透明质酸衍生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计算得到His的取代度约为16%,Cys的取代度约为21%,SNX2112的取代度约为2%。利用超声振荡法制备His-HA-Cys-g-SNX2112纳米粒子,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266 nm,Zeta电位为-13.5 mV;荧光光谱法测得纳米粒子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约为1.58×10-2mg/mL;TEM观察纳米粒子的形态为球形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在pH6时粒径变大,但在生理盐水条件下有较好的抗稀释稳定性,在含血清的溶液或含去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也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负载药物SNX2112的纳米粒子His-HA-Cys-g-SNX2112,本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最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1%和30%。载药纳米粒子在pH 7.4的生理条件下释放缓慢,48h共释放13%,同时4h前有7%的药物“暴释”可能来源于吸附在粒子表面的药物快速释放。酸性(pH 5.0)、GSH和Hyal-1单一因素都会显著提高药物释放的速度,说明纳米粒子释放药物具有pH、GSH和Hyal-1响应性,在这三个影响因素中,Hyal-1的影响最大。在pH/GSH/Hyal-1多重刺激条件下,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速率进一步加快,在9小时时已经释放50%,首先快速释放的这些药物可能主要来自于物理负载的药物,而化学键合的药物需要纳米粒子降解后才能释放。释放48h后纳米粒子的TEM照片显示纳米粒子发生变形,表面模糊,说明纳米粒子已发生部分降解。可见,本论文制备的新型载药纳米粒子His-HA-Cys-g-SNX2112的药物释放具有pH/GSH/Hyal-1多重刺激响应性,是一种有前景的抗乳腺癌纳米药物载体。
【关键词】:透明质酸 纳米粒子 多重刺激响应性 控制释放 乳腺癌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TB383.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前言11-29
- 1.1 癌症及治疗现状11
- 1.2 聚合物纳米载药系统11-14
- 1.2.1 纳米脂质体12
- 1.2.2 树枝状大分子12-13
- 1.2.3 聚合物纳米粒子13
- 1.2.4 聚合物胶束13-14
- 1.3 透明质酸的结构与性能14-19
- 1.3.1 透明质酸水凝胶的成胶技术15-17
- 1.3.2 透明质酸的功能化改性17-19
- 1.4 课题的提出和创新点19-22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9-21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1-22
- 1.4.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点22
- 参考文献22-29
- 第二章 His-HA-Cys-g-SNX2112的合成与表征29-42
- 2.1 引言29-31
- 2.2 试剂与仪器31-32
- 2.2.1 主要试剂与药品31
- 2.2.2 主要仪器31-32
- 2.3 His-HA-Cys-g-SNX2112的的合成32-33
- 2.3.1 HA脱盐32
- 2.3.2 组氨酸化透明质酸衍生物(HA-His)的合成32
- 2.3.3 组氨酸-透明质酸-半胱胺(His-HA-Cys)的合成32-33
- 2.3.4 药物SNX2112的改性33
- 2.3.5 His-HA-Cys-g-SNX2112的合成33
- 2.4 ~1H-NMR分析33-34
- 2.5 结果与讨论34-40
- 2.5.1 改性药物SNX2112-COOH的~1H-NMR分析34-36
- 2.5.2 HA、His-HA和His-HA-Cys的 ~1H-NMR分析36-37
- 2.5.3 His-HA-Cys-g-SNX2112的~1H-NMR分析37-40
- 2.6 本章小结40-41
- 参考文献41-42
- 第三章 His-HA-Cys-g-SNX2112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42-59
- 3.1 引言42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42-43
- 3.2.1 主要试剂与药品42-43
- 3.2.2 主要仪器43
- 3.3 His-HA-Cys-g-SNX2112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药物负载43-44
- 3.3.1 His-HA-Cys-g-SNX2112纳米粒子的制备43-44
- 3.3.2 His-HA-Cys-g-SNX2112纳米粒子的药物负载44
- 3.4 表征44-45
- 3.4.1 粒径及表面zeta电位分析44
- 3.4.2 形貌观察44
- 3.4.3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44-45
- 3.5 His-HA-Cys-g-SNX2112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研究45-46
- 3.5.1 pH的影响45
- 3.5.2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45
- 3.5.3 存放时间的影响45
- 3.5.4 血清的影响45-46
- 3.5.5 去稳定剂的影响46
- 3.6 结果与讨论46-55
- 3.6.1 粒径与表面Zeta电位分析46-47
- 3.6.2 形貌分析47-48
- 3.6.3 临界胶束浓度分析48-50
- 3.6.4 pH稳定性分析50-51
- 3.6.5 浓度稳定性分析51-52
- 3.6.6 时间稳定性分析52-53
- 3.6.7 在血清中的稳定性分析53-54
- 3.6.8 在去稳定剂中的稳定性分析54-55
- 3.7 本章小结55-57
- 参考文献57-59
- 第四章 His-HA-Cys-g-SNX2112载药纳米粒子的pH/GSH/Hyal-1 多重刺激响应性释药59-72
- 4.1 前言59-60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60-61
- 4.2.1 主要试剂与药品60
- 4.2.2 主要仪器60-61
- 4.3 His-HA-Cys-g-SNX2112纳米粒子的药物负载61
- 4.4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试61-62
- 4.4.1 标准曲线绘制61
- 4.4.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计算61-62
- 4.5 His-HA-Cys-g-SNX2112载药纳米粒子的体外释药62-64
- 4.5.1 pH响应性释药实验62
- 4.5.2 GSH响应性释药实验62
- 4.5.3 Hyal-1 响应性释药实验62-63
- 4.5.4 pH/GSH/Hyal-1 多重刺激响应性释药实验63
- 4.5.5 His-HA-Cys-g-SNX2112载药纳米粒子释药后的形貌观察63-64
- 4.6 结果与讨论64-70
- 4.6.1 SNX2112的紫外吸收标准曲线64
- 4.6.2 载药量与包封率分析64-65
- 4.6.3 pH响应性释药分析65-66
- 4.6.4 GSH响应性释药分析66-67
- 4.6.5 Hyal-1 响应性释药分析67-68
- 4.6.6 pH/GSH/Hyal-1 多重刺激响应性释药分析68-69
- 4.6.7 His-HA-Cys-g-SNX2112载药纳米粒子释药后的形貌分析69-70
- 4.7 本章小结70-71
- 参考文献71-72
- 结论与展望72-73
- 致谢73-74
- 附录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群言;2001年04期
2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科技;2002年03期
3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微纳电子技术;2002年01期
4 黄彪;纳米科技前景灿烂,应用开发任重道远[J];中国粉体技术;2002年01期
5 一东;;纳米产业化成了企业泥潭[J];新经济导刊;2003年Z2期
6 宋允萍;纳米科技[J];中学文科;2001年01期
7 李斌,沈路涛;纳米科技[J];焊接学报;2000年04期
8 齐东月;纳米 又一场新技术革命来临了[J];民族团结;2000年10期
9 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纳米表面工程基本问题及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3期
10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天虎;谢巧勤;;纳米矿物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燕合;李克健;吴述尧;;加快建设我国纳米科技创新体系[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3 李正孝;煍岩;;漫娗纳米技圫和纳米材料的a捎煤蛌|展[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伊阳;陶鑫;;纳米CaCO_3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A];PPTS2005塑料加工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洪广言;;稀土产业与纳米科技[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惠飞;王栋民;;纳米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秦伯雄;陈峰;马卓然;;高压流体纳米磨及其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8 王树林;李生娟;童正明;李来强;;振动纳米学进展[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洪广言;贾积晓;于德才;孙锁良;李天民;王振华;;纳米级氧化镱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洪茂椿;;纳米催化在化石资源高效转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专家话纳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展;纳米科技,产业化序幕刚刚拉开[N];工人日报;2002年
3 宗合 晓丽;纳米科技成果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N];消费日报;2004年
4 朱文龙;产学研联手助推纳米产业[N];文汇报;2006年
5 ;神奇的纳米科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贽;纳米还没走出实验室[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冯 薇;纳米护肤品没那么神[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彤云;打造纳米产业链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张芳;纳米护肤品其实没那么神[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赵展慧 张之豪;纳米世界有多神奇?[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莉鑫;纳米电极体系界面结构及过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冯晓勇;高速重击条件下高锰钢表面纳米晶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黄权;B-C-N体系中新型超硬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王东新;纳米钻石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及其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张俊丽;低维磁性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微观表征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于佳鑫;两种新型光学材料在显微生物成像与光谱检测中的应用探索[D];浙江大学;2015年
7 李志明;块体纳米晶钛的制备及组织演变与力学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杨树瑚;缺陷对几种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磁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春静;锂离子电池锡基纳米负极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谢伟丽;SiC纳米线三维结构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诠彬;中药纳米化对中医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毛彩霞;纳米二氧化锰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豆贝贝;纳米水泥熟料矿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郭步超;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机械纳米化表面层及其热稳定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艳艳;纳米化/渗氮/渗硫层与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化学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周文敏;Cr_2WO_6、Ag_2CrO_4微/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7 许艳;铂纳米晶体形貌的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郭慧颖;CVD法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和硅衬底上生长SnO_2微/纳米结构及其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秦腾;高容量镁基储氢材料的纳米制备及吸放氢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佟月宇;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镍磷复合催化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82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8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