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用机制研制的雷特格韦
发布时间:2017-09-19 03:17
本文关键词:基于作用机制研制的雷特格韦
更多相关文章: 雷特格韦 整合酶抑制剂 二价镁离子 螯合基团 新药创制 物化性质 作用机制 血浆蛋白结合 催化中心 技术创造
【摘要】: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性质。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对有代表性的药物的成功构建,加以剖析和解读。雷特格韦是针对治疗艾滋病的整合酶抑制剂,为首创性药物。由普筛得到的二酮酸苗头化合物引申出干预催化中心的二价镁离子的螯合机制。将苗头物中的螯合基团,移植到类药的骨架上,再作适当的结构修饰,完成了苗头向先导物的过渡(hit-to-lead)。后继的优化是在多维度空间中进行的,包括增强抑制整合酶活性,提高选择性,促进过膜性,改善物化性质,降低脱靶作用(off-targeting)和血浆蛋白结合等。在由活性化合物向成药的转化中,数个里程碑式的化合物既可视做伴随研发的候选物(back-up candidate),也为本品的成功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雷特格韦;整合酶抑制剂;二价镁离子;螯合基团;新药创制;物化性质;作用机制;血浆蛋白结合;催化中心;技术创造;
【分类号】:R978.7
【正文快照】: HIV病毒侵入宿主并复制增殖,有3个重要的酶参与: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抑制其中任何一个酶都可以阻止病毒的繁殖,成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本文叙述作用于整合酶的首创性药物雷特格韦的化学结构的构建历程。1 HIV病毒整合酶的作用机制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在逆转录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绍辉;马晓慧;;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HIV-1整合酶抑制剂药物雷特格韦的耐药机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年10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879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8791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