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致214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本文关键词:奥美拉唑致214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9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大医医学搜索、万方医学网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有关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214例,其中男性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155例,72.43%);20~60(不含60)岁年龄段占比较高(165例,77.10%);口服给药者(160例,74.77%)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注射给药者(54例,25.23%);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较为广泛,临床表现呈复杂化、多样化;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反应、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表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和剥脱性皮炎。经停药(或对症处理),21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以过敏反应比较多见,各科临床医生应给予更多关注。
【作者单位】: 樟树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丰城市人民医院科教科;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合理用药
【分类号】:R975
【正文快照】: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第一个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promp pump inhibitor,PPI),是脂溶性弱碱性药物,特异性作用于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部位而使胃液中酸含量大幅减少,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1]。我国于1991年开始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秀芝,张吉柱;利培酮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1年08期
2 王海燕,陈桂英,李素平;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1年09期
3 关均禄;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J];传染病药学;2001年02期
4 刘琳,刘会玲,李成建;氟康唑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2年S1期
5 ;警惕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J];河南医学研究;2003年04期
6 刘华,吕建峰;倍他乐克的不良反应[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3年03期
7 赵春景,姜成丽,曹亚丽;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33例报表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年04期
8 王英,徐波;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J];青岛医药卫生;2004年03期
9 麦桂英,阎宏,李梅,欧杰雄,刘顺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眼科学报;2004年04期
10 农凤琳,钟小青;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和善;;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与对策[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张祥霞;唐丽娜;王丽;;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总结[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龚央聪;;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在医疗机构中存在的不足[A];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梅;;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10例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7 谢明剑;陈寿;郑步青;;地坛牌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46例分折[A];心脑病药物临床评价专家谈[C];1998年
8 侯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曾桄伦;朱斌;孙炽津;;注射用桔丙酯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报道[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周宇;;我院180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海南省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也;应尽快建立不良反应赔偿基金[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方剑春;企业与临床各负其责 别让不良反应演变成不良事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朱国旺;不良反应报告质量重于数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张青梅邋苏育敏;如何判断药品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陈素娟邋康荣辉;福建推动药械不良反应监测规范化[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浙文;杭州市建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咨询专家库[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王秋冬;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减少或避免[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龚翔;尽量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阎红;抗生素不良反应接近半数[N];健康报;2007年
10 ;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文;上海市骨关节疾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莉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及中枢神经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琳;实现核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半自动化[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智璇;云南省322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唐乐;临床针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黎木国;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刘丽辉;基于中药ADR效益风险评估方法的创新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杨岚兰;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不良反应报告质量的评价与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李慧;自发呈报系统中药品属性选择对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王亚楠;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9 马小玲;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10 武之洋;依维莫司在肿瘤治疗中代谢相关不良反应的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60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96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