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03 17:10

  本文关键词: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肌酸激酶 外周神经病变 乳酸酸中毒


【摘要】:替比夫定是人工合成的左旋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于2007年4月在中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有较多的替比夫定药动学、抗病毒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研究报道,而替比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出现的肌酸激酶升高、外周神经病变和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的相关机制研究尚未明确。现将从药动学特征、抗病毒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等方面对替比夫定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肌酸激酶 外周神经病变 乳酸酸中毒
【基金】:上海市医院药学基金正大天晴专项(编号2014-YY-01-03)
【分类号】:R978.7
【正文快照】: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 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 感染过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1]。在 3.5亿慢性乙肝患者中,有75%生活在亚洲,而我国 是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潜 在危险性疾病,研究[2]表明,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燕;万红艳;陈敬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比夫定的含量[J];海峡药学;2009年09期

2 陈莉莉;岑均达;;替比夫定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年06期

3 赵文丽;抗乙型肝炎病毒药替比夫定[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年04期

4 刘昭文;曹一帆;陈国华;;替比夫定合成路线图解[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年02期

5 蔡fg东;;替比夫定相关性肌酸激酶升高与肌病及其安全应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年04期

6 ;从临床试验到临床实践——替比夫定临床应用优秀病例征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7 石亮亮;魏海南;成昌梅;陈朗秋;童贻刚;;替比夫定3'-O-乙酰基-5'-O-苯基-N-烷基磷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活性的评价(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5期

8 宗雪萍;周跃;汤伟;谭晓慧;沈轶瑶;;替比夫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年23期

9 陈国华;曹一帆;刘昭文;黄枚;;抗病毒药替比夫定衍生物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年01期

10 卢银平;董继华;祝建芳;刘朝;管世鹤;陆蒙吉;杨东亮;;新的抗病毒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的抑制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京地坛医院 蔡皓东;用替比夫定如何防肌病[N];保健时报;2010年

2 王振坤;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新药[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宋新荣;替比夫定能更快更强抑制乙肝病毒[N];科技日报;2006年

4 王乐民;替比夫定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N];健康报;2008年

5 蔡皓东;替比夫定治疗期间要监测CK[N];保健时报;2009年

6 刘云涛;替比夫定IV期临床试验启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记者 陆晋源;药品不良反应“中外有别” 诺华“素比伏”再惹争议[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8 驻京记者  王丹;替比夫定:强效抑制病毒和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兼得”[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静;替比夫定对人T淋巴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石亮亮;核苷类抗乙肝药物替比夫定及其前药的合成[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5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965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