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砷暴露致人体生物样品p53、p16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改变
本文关键词: 砷 DNA甲基化 p基因 p基因 出处:《环境与职业医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砷暴露对人体生物样品中p53、p16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探讨p53、p16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改变及在砷致病中的作用。[方法]于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选择42名常驻居民为暴露组,另于距病区约12 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40例居民作为对照组。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集受试对象尿液、血液和发样,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受试对象尿砷和发砷,采用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BSP)法检测p53、p16启动子区Cp G位点甲基化情况。[结果]暴露组尿砷为(40.59±27.12)μg/g、发砷为(0.32±0.36)μg/g,p53平均甲基化率为(8.32±1.51)%,暴露组-71、+42、+109位Cp 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11.44±3.64)%,(2.58±1.29)%和(4.98±1.33)%,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p16平均甲基化率和各Cp G位点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53基因启动子区Cp G位点的甲基化与砷暴露有关,砷暴露所致的DNA甲基化可能存在位点的特异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rsenic exposure on methylation of p53 p16 promoter in human biological samples,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ethylation of p53 p16 promoter DNA in arsenic pathogenicity. [Methods] 42 resident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as exposure group in the endemic arsenism area of coal-burning pollu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in addition, non-arsenic exposure villages about 12 km away from the endemic area were selected. 40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Urine, blood and h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was used to detect arsenic in urine and hair, and p53 was detected by sulfite modified sequencing method (BSPs). Methylation of CP G site in p16 promoter region. [Results the average methylation rate of urinary arsenic and hair arsenic were 40.59 卤27.12 渭 g / g and 0.32 卤0.36 渭 g / g / g respectively in the exposed group. The average methylation rate of p53 was 8.32 卤1.51%. The methylation rates of CP G loci at positions 71, 42 and 109 in exposed group were 11.44 卤3.64 and 2.58 卤1.29% and 4.98 卤1.33%,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methylation rate of p16 and the methylation rate of each CP G site between the expos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0.05). [Conclusion the methylation of CP G site in the promoter of p53 gene is related to arsenic exposure, and the DNA methylation induced by arsenic exposure may have site specificity.
【作者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30077,81302394)
【分类号】:R114
【正文快照】: 砷是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但其致病机制迄今未明[1]。现有研究提示,砷所致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在其致病致癌中发挥重要作用[2-4]。DNA甲基化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印记等,在细胞分化、环境适应和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当前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5-6]。研究证实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嘉怡;黄儒霖;陈峥嵘;;p16基因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3年20期
2 刘永波,王苇;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中p16第二外显子的表位改变[J];河南医学研究;2003年01期
3 张劲风,贺晓慧,韩素文,洪美玲,王秉仪,陈广祥,赵先碧,李庆;人黑色素瘤细胞系p16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J];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4 黄建钊,沈文律,李波,罗义刚,廖少希,张文,程娘;25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P16基因失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1期
5 韩军涛,陈璧,刘淑娟,汤朝武;野生型p16基因体外诱导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衰老的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12期
6 张军航,马琳,刘芙蓉,张林,张学;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03期
7 刘明利;P16基因家族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7年04期
8 夏瑞祥,汪惠园,汪渊,周青,刘虎,周波,焦增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p16基因缺失的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史宏男,周正炎,顾云峰;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p16基因缺失、突变及表达意义[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10 韩军涛,陈璧,刘淑娟,汤朝武;野生型p16基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铮;肖晓光;刘新元;王楠;李士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肺癌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阳性参比物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秀莉;陆军;孙海晶;王艳乐;冯云鹏;黄百渠;;p300参与Sp1对p16基因的转录调控[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沈建箴;周华蓉;;巢式PCR法对恶性血液病细胞株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姚群峰;宁勇;周宜开;;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16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金焰;承慧;吴焱;高慧;王柏秋;傅松滨;;高转移肺腺癌细胞系A2和A549中肿瘤抑制基因p16表达的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曹芳丽;杨梦祥;;食管鳞癌中p16基因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白华;聂慧茹;鲁立枫;王敬云;曲陆荣;;子宫内膜癌中MTSI/P16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德安;喉癌中p16基因表达及野生型p16对人喉癌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2 郭维;消痰散结方对胃癌P16基因甲基化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武海英;p16基因与宫颈癌干细胞特性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2年
4 孙海军;不同时期胃癌中p16基因缺失和突变的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为;翼状胬肉中p16基因突变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2 李进;胃癌组织中P16、Rb基因表达及P16基因缺失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李进;胃癌组织中P16Rb基因表达及P16基因缺失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焦旭梅;P16~(INK4A)的表达、P16基因甲基化水平与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史健;粤东地区食管癌p16、Rb基因表达与p16基因缺失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6 黄忻;应用蛋白组学方法鉴定p16基因上游序列相关的胃癌核基质蛋白[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卓;p16基因上游序列与胃癌细胞核基质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02年
8 陈琦;共表达p53,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9 李欢;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王凌;胃癌组织中Rb、p16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D];江西医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454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45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