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中国2003—2015年学校食源性疾病时间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2 23:08

  本文关键词: 食品污染 疾病 时间 组织和管理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2003—2015年我国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时间趋势,为有效防控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1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告的全国各类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引起的发病人数,按照月份、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学校类别等分组并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003—2015年全国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050起,累计发病人数37 281人次。不同月份的发病人数分布明显不同,9月份发病人数最多,累计发病9 928人次。2009年之后,致病微生物及毒素致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化学性因素致发病人数有下降趋势。2003—2015年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发病人数排在前5位的是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幼儿园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及构成比有上升趋势。结论我国学校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病人数随时间变化在不同致病因素、原因食品等方面的构成比有差异,需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time trend of the outbreak of food - borne diseases in school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5 ,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ccurr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school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5 .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schools in 2003 - 2015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作者单位】: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分类号】:R15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英;全球食源性疾病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年04期

2 罗茂凰;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J];口岸卫生控制;2003年03期

3 敖志雄,林晶,金乐君,洪荣涛;一起由织纹螺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4 蒋月荣;营养上警惕食源性疾病[J];中国保安;2004年06期

5 王国红;抓好家宴业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J];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01期

6 罗建忠;新疆三种食源性疾病及其防治概况[J];地方病通报;2004年02期

7 杨建秀;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8 屠宇平;美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报告[J];疾病监测;2004年08期

9 于辉,孔令达,李雪;食源性疾病与人类健康[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11期

10 戴月,袁宝君;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模式初探[J];江苏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智成;;试论食源性疾病报告、举报或投诉的登记受理[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廖兴广;;常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进展[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3 焦新安;;食源性疾病:兽医公共卫生的新挑战[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方泽珊;;预防和监督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学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国雄;;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6 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及其控制对策[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应雄;叶庆临;杨得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8 侯为道;傅小鲁;;影响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因素及监测与控制进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黄裕庚;林玲;;食品安全与控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10 苗雪;程飞;;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对策[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薇 魏公铭;食源性疾病——全球食品安全头号杀手[N];中国食品报;2012年

2 记者 张昊;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健康报;2013年

3 记者 郭敏;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乐;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食源性疾病高发[N];中国医药报;2013年

5 吴永宁;吹响警惕“食源性疾病”的号角[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王君平;密切关注地震灾区食源性疾病[N];中国社会报;2008年

7 宫吴建;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N];自贡日报;2008年

8 吴一福;谈食源性疾病的危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记者 吕静;食源性疾病实现四级网络直报[N];本溪日报;2010年

10 新华;食源性疾病正不断增长[N];江苏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雪丹;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咏梅;食源性疾病分类系统的建立及成都市食源性疾病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谷传玲;食源性疾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3 吕静;卢湾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4 付竹霓;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三模块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许皓;桐乡市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及对策探讨[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5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25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