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特点、影响因素及行为干预

发布时间:2018-03-03 06:40

  本文选题:学龄前儿童 切入点:睡眠问题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睡眠是早期发展中大脑的基本活动,对儿童体格生长、机体免疫、能量恢复、记忆巩固,以及情绪和认知功能等都至关重要。睡眠问题(包括睡眠不规律和睡眠不足)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及家庭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大幅增加健康保健负担。儿童睡眠问题十分普遍,被视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转化医学理念的提出以及睡眠心理学的确立,儿童睡眠已成为多学科、交叉学科、跨文化和国际合作研究的新热点。我国儿童较西方同辈睡眠问题更为突出,势必损害其健康成长和我国未来国民素质。学龄前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也是很多睡眠问题开始出现和多发的阶段。因而,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本研究是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下完成的课题成果之一,主要包括三部分。研究一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与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对我国10所城市1,632名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从宏观层面探索我国学龄前儿童睡床方式、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二选取上海市18名对学龄前儿童睡眠存在担心和困扰的家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质性编码分析,从微观层面揭示由家长反映的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类型和表现,并了解家长对儿童睡眠的满意度与管理儿童睡眠方面的压力和困扰。研究三从转化医学理念出发,采用非同时多基线被试间设计的个案研究,初步评估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一发现:我国学龄前儿童合睡的发生率为88.6%,其中同床睡的发生率高达72.3%。尽管不同年龄儿童合睡的发生率均超过75%,但年龄大的儿童显著较低。男性、低龄、独生子女、家庭收入低、大家庭、溺爱型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分歧大的儿童合睡发生风险显著较高。我国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就寝时间为21:39(SD=0:42),晨醒时间为7:38(SD=0:42),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为9:34(SD=0:44),日间睡眠持续时间为1:32(SD=0:44),日总睡眠持续时间为11:09(SD=1:00),而夜间睡眠不足(10 h)和日总睡眠不足(11 h)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39.9%。睡眠模式和睡眠不足的一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民族和年龄差异。少数民族、高龄、大家庭和睡前三小时内学习时间短的儿童每日日总睡眠不足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独生子女、父亲受教育程度高和家庭年收入低的儿童每日夜间睡眠不足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平时和周末睡眠模式、睡眠不足及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我国学龄前儿童总体睡眠问题较为严重,CSHQ总分平均为49.32(SD=7.04),高于临床临界参考值41分。就寝阻抗、睡眠焦虑和睡眠障碍性呼吸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童较严重;异态睡眠、睡眠障碍性呼吸和总睡眠问题的民族差异显著,少数民族儿童较严重;睡眠焦虑差异的性别与民族交互作用显著,汉族男童睡眠焦虑比少数民族男童更严重,而女童睡眠焦虑的民族差异不显著。总体睡眠问题和各类睡眠问题(除入睡延迟和日间困倦外)的年龄差异均显著。总体睡眠问题(CSHQ总分41)相当普遍,发生率为88.6%,以睡前阻抗(59.9%)、睡眠焦虑(49.4%)和日间困倦(21.4%)最为常见,且在一些具体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民族和年龄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高、非严厉性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分歧大、合睡和睡前三小时内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的儿童总体睡眠问题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和情绪行为问题各方面多呈显著相关,即情绪行为问题越严重,亲社会行为水平越低,则睡眠问题越严重。在控制多项因素的影响后,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和亲社会行为对总体睡眠问题预测作用显著。研究二发现:临床上家长反映的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主要归为四类,即就寝问题、睡中问题、日间困倦和睡醒失律:其潜在影响因素主要归为四类,即睡眠卫生因素、生理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和家庭因素。家长对儿童睡眠满意度中等偏上,在管理儿童睡眠方面存在中等偏下程度的压力和困扰。研究三发现:与基线期相比,干预期儿童睡眠模式更规律,睡眠潜伏期更短,夜醒更少,夜间睡眠持续时间更长,睡眠后精力恢复更充分。干预结束后儿童总体睡眠问题和多种具体睡眠问题明显减轻;家长对儿童睡眠的满意度提高,而管理儿童睡眠的困扰和压力下降。此外,家长对干预有较高的接受性和满意度。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我国学龄前儿童睡床方式以合睡为主,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和睡眠问题十分普遍,且较为严重。其睡床方式、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受到人口社会学、家庭以及环境等多层次因素影响。特别是,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密切,后者对前者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临床上评估该群体睡眠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时,应当关注家长主诉和感知。行为干预可能是应对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促进其睡眠健康的一个有效和可行途径。本研究对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健康相关的未来研究、政策制定,以及教育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玉英;令妈咪头痛的睡眠问题[J];母婴世界;2002年05期

2 Blunden S.,Lushington K. ,Lorenzen B. ,刘健;全科医疗中儿童的睡眠问题是否被忽视了[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3 小雨;;最实用的“好睡”招数[J];母婴世界;2009年10期

4 杰花;;逐个破解冬季睡眠问题[J];爱情婚姻家庭(优生代);2012年01期

5 黄广文;马敏;张建华;刘艳萍;胡建阳;杨葵;;长沙市两个行政区2~6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6 李文藻;赵聪敏;;婴幼儿睡眠与睡眠问题[J];重庆医学;2009年21期

7 ;社交过于频繁易致睡眠问题[J];药物与人;2010年12期

8 宋国萍,苗丹民,皇甫恩;医生的睡眠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0期

9 金丽英;顾涛;;1~2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喂养相关性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年05期

10 ;我的宝宝有睡眠问题吗?[J];时尚育儿;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葵;黄广文;马敏;胡建阳;;长沙市1-24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状况与家庭环境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郑毅;;儿童睡眠问题中的心理障碍[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景行;;睡眠问题既危害个人又祸及社会[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2:睡眠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C];2007年

4 赵晓晖;洪霞;史丽丽;李练;曹锦亚;魏镜;;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精神/心理会诊工作中睡眠问题的诊治现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惠珊;;儿童睡眠行为与习惯的养成[A];全国睡眠呼吸障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夏;中小学生睡眠问题日益突出[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张绍梅;年轻人睡眠问题日趋严重[N];山西日报;2002年

3 甘险峰;孩子睡眠问题背后“隐情”多[N];深圳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袁文魁 施鹏;大学生睡眠健康教育不能缺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荆文娜;焦虑“高压”下的人们,请科学对待“睡不着”[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蒋明 袁文魁;大学应开展睡眠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林军;睡眠问题挑战中老年人健康[N];大众科技报;2011年

8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有国;越怕觉少越失眠[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凌爱龙;老人怎样才能睡好[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曹玉祥;老人睡眠问题不容忽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广海;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特点、影响因素及行为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9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59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