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广州市饮用水中双酚A及邻苯二甲酸酯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9-08-08 13:43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饮用水中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污染现状。方法于2014年的枯水期(1—2月)、春季平水期(3—4月)、丰水期(5—8月)和秋季平水期(9—10月),采集广州市现有7家市政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各28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进行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的测定。结果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全部水样的DBP含量超标,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全部水样的BPA和DEP含量达标,水源水中BPA和DEP均有检出;水源水丰水期BPA含量低于枯水期(P0.05)和秋季平水期(P0.01),水源水丰水期DEP含量低于秋季平水期(P0.01);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BPA含量均低于水源水(P0.01),管网末梢水中DEP含量高于水源水(P0.05),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DBP含量均高于水源水(P0.01)。结论广州市饮用水中DBP的含量较高,应结合不同水处理工艺采取控制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bisphenol A, diethyl phthalate and dibutyl phthalate in drinking water of Guangzhou. Methods in 2014 dry season (January-February), spring flat water period (March-April), high water season (May-August) and autumn flat water period (September-October), 28 samples of source water, 28 samples of factory water and 28 samples of pipe network terminal water were collected from 7 municipal water plants in Guangzhou. Bisphenol A (BPA), was perform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Determination of diethyl phthalate (DEP) and dibutyl phthalate (DBP). Results the DBP content of all water samples in source water, factory water and pipe network tip water exceeded the standard, the contents of BPA and DEP in all water samples reached the standard, and BPA and DEP in source water were detected, the content of BPA in source wate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dry water (P 0.05) and autumn flat water (P 0.01), and the content of DEP in source wate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autumn (P 0.01). The content of BPA in the water at the end of the pipe network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ource water (P 0.01), the content of DEP in the water at the end of the pipe network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rce water (P 0.05), and the content of DBP in the water at the end of the pipe network and the end water of the pipe network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rce water (P 0.01).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DBP in drinking water in Guangzhou is high,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饮用水卫生科;
【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31A011118)
【分类号】:R1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碧波;阳春;张智;万巧玲;廉鹏;郭飞;;嘉陵江典型城市江段的类固醇雌激素分布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21期

2 霍志刚;周建军;胡海旺;张紫阳;樊青兰;郭栋生;;万家寨引黄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及处理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19期

3 邓茂先,吴德生,詹立;环境雌激素双酚A的生殖毒理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3期

4 韩关根,吴平谷,王惠华,赵莹,方跃强,马冰洁;邻苯二甲酸脂对城镇供水的污染及现行水处理工艺净化效果的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3期

5 陆洋;袁东星;邓永智;;九龙江水源水及其出厂水邻苯二甲酸酯污染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9期

6 谭佑铭;刘燕群;宿飞;胡凯;冯易;;某市自来水与原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3期

7 陈晨;孙增荣;汤乃军;;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10期

8 王立鑫;杨旭;;邻苯二甲酸酯毒性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3期

9 李玲;田晓梅;张霞;董桂清;孙学鹏;;宁夏地区饮用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现状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11期

10 孙霞;林怡;董四君;;低剂量双酚A暴露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志群;舒为群;曹佳;;我国水中有机物及部分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现状[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2 陈济安;邱志群;舒为群;曹佳;;我国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现状及其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3 张想竹;侯绍刚;吴明书;;双酚A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陈波;林建国;陈清;;水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及其环境行为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5 任仁,陈明,武少华,张淑芬,王桂华;环境样品中烷基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陈朝琼;严平;李茂全;魏敏;陈卫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王一梅;王洋;唐非;;环境雌激素的研究现状——环境雌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1期

8 王一梅;王洋;唐非;;环境雌激素的研究现状(二)——环境雌激素的测定[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9 程爱华;王磊;王旭东;张莉;张睿;王志盈;;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1期

10 胡普查;肖举强;展宗城;王友玲;魏朝燕;;纳米掺氮TiO_2可见光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BPA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玉敏;李海山;崔金山;;子宫增重法检测壬基酚、双酚A雌激素样活性及其联合作用[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刘艳;李哲;段志文;李海山;张玉敏;崔金山;;壬基酚对孕鼠生殖和仔鼠行为发育的影响[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张玲金;谢文明;;多壁纳米碳管固相萃取测定水中的有机氯农药[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悦;周忠华;吴玉萍;孟彦超;;深度净化水处理应用领域的TiO_2光催化材料的现状和问题[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媛;周敏;马明广;吴应琴;陈慧;;固相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6 厉以强;胡冠九;张祥志;戢启宏;李兆利;陈海刚;孔志明;;生物标志物测试致突变量评估水源风险研究及展望[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7 董丽华;董玉莲;吴建安;章诗芳;;一次枯水期G市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邱海兵;应烨俊;文杰;肖心亮;丁雷;盛兆琪;赵一先;;超声波降解水溶性双酚A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泉;四种环境激素类物质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韩雪;重庆及三峡库区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环境暴露对男性生殖器损害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3 彭学伟;单体同位素分析技术在邻苯二甲酸酯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廖文超;ZrO_x-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典型EDCs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郎朗;水中典型环境雌激素共存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陈曦;P53非依赖性信号通路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致体外培养人肝细胞毒性中的调控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善军;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并(a)芘对睾丸巨噬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张文兵;均相和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9 马保华;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毒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林耀军;管道分质供水深度处理与消毒保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玲;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能力及其对相关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岚钦;邻苯二甲酸酯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色谱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3 李杏彬;生物质材料改性及对水中环境激素吸附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汤斌;湘江株洲段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分析与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小娜;枸杞多糖、槲皮素对双酚A致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凤仙;江苏省典型地区水源水和饮用水拟/抗甲状腺激素活性筛查及关键致毒物质追踪[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伟杰;两种环境激素对多刺裸腹n炆し敝彻痰亩拘孕вD];暨南大学;2011年

8 钱晓佳;三种环境激素对杜氏盐藻的联合毒性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雪;酞酸酯类化合物的雌激素活性及生物降解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凤云;邻苯二甲酸酯致氧化损伤及促哮喘作用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志群;舒为群;曹佳;;我国水中有机物及部分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现状[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2 多克辛,王玲玲,朱叙超,彭华,申剑;河南省主要城市水源水中微量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3 姜安玺,李文兰,季宇彬,吕东阳,杨波;当前环境激素的研究状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4 陈云霞,游静,梁冰,王国俊;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法研究吸附剂富集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效果[J];分析化学;1999年10期

5 李若愚;徐斌;高乃云;芮,

本文编号:2524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24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