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2012—2015年常熟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01:20

  本文关键词:2012—2015年常熟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主动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常熟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早期识别和溯源能力。方法对2012—2015年常熟市5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符合病例定义的就诊患者进行病例信息收集,并采集病例肛拭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2—2015年共对2 462份肛拭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检出肠道致病菌256株,检出率为10.4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92株、沙门氏菌39株、志贺氏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对2 234份肛拭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检出肠道病毒265株,检出率为11.86%,其中诺如病毒232株、星状病毒20株、札如病毒13株。在年龄分布上20~2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26.56%;在时间分布上第3季度发病率最高,占40.50%;在明确的可疑原因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所占比例最大,为8.33%;可疑进食场所主要是在家庭,占38.22%。结论常熟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应继续加强主动监测,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主动监测
【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稻米镉健康监护对策与食源性疾病溯源技术研究》(201302005)
【分类号】:R155.5
【正文快照】: 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频繁,且涉及的面广人多,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大[1]。为了解常熟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茂凰;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J];口岸卫生控制;2003年03期

2 敖志雄,林晶,金乐君,洪荣涛;一起由织纹螺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3 蒋月荣;营养上警惕食源性疾病[J];中国保安;2004年06期

4 罗建忠;新疆三种食源性疾病及其防治概况[J];地方病通报;2004年02期

5 戴月,袁宝君;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模式初探[J];江苏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6 李蓉;避免食源性疾病十大提示[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7 江国虹,常改;加速建立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与控制网络[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8期

8 蔡炯;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防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9期

9 胥保辉;;一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急性食源性疾病的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宋超;杨青俊;杨宏;简友平;高平;;北京市家庭内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智成;;试论食源性疾病报告、举报或投诉的登记受理[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廖兴广;;常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进展[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3 焦新安;;食源性疾病:兽医公共卫生的新挑战[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方泽珊;;预防和监督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学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国雄;;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6 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及其控制对策[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应雄;叶庆临;杨得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8 侯为道;傅小鲁;;影响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因素及监测与控制进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黄裕庚;林玲;;食品安全与控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10 李泰然;;从2001年我国食物中毒发生报告看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宁;吹响警惕“食源性疾病”的号角[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王君平;密切关注地震灾区食源性疾病[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吴一福;谈食源性疾病的危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记者 吕静;食源性疾病实现四级网络直报[N];本溪日报;2010年

5 新华;食源性疾病正不断增长[N];江苏经济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姚敏;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最大敌人[N];中国消费者报;2012年

7 冯卫东;用基因组学对抗食源性疾病[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项丹平;半数食源性疾病“病从手起” 公用洗手液洗手或越洗越脏[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WHO驻华代表处 Lee博士;国际食源性疾病现状与对策[N];健康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邱爽;给你一把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钥匙[N];保健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雪丹;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咏梅;食源性疾病分类系统的建立及成都市食源性疾病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谷传玲;食源性疾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3 吕静;卢湾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4 付竹霓;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三模块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许皓;桐乡市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及对策探讨[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3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933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