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大鼠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差数贴壁法分离和培养EPCs,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EPCs。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IR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组(假手术组)、IRI组(模型组)、EPCs组(EPCs移植组)、DSTLJD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DSTLJD+EP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 EPCs移植组)、PI3K抑制剂组(丹参通络解毒汤+EPCs 移植+PI3K 抑制剂 LY294002),每组 10只。EPCs 组、DSTLJD+EPCs组、PI3K抑制剂组大鼠术后于尾静脉处注入EPCs悬液,DSTLJD组、DSTLJD+EPCs组、PI3K抑制剂组于术后1天予丹参通络解毒汤灌胃,每天2次,其余组予生理盐水灌胃,PI3K抑制剂组在术后经尾静脉注射LY294002(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0.3 mg/kg)。4周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D34的表达,比较和计算心肌微血管计数(MVC)、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并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PI3K、p-AKT、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IRI组比较,EPCs组、DSTLJD组、DSTLJD+EPCs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前改善,MVC、MVD显著增多,VEGF、bF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I3K、p-AKT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STLJD组优于EP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Cs组、DSTLJD组相比,DSTLJD+ EPCs组心肌损伤程度较前明显改善,MVC、MVD明显增多,VEGF、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I3K、p-AKT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STLJD+EPCs组比较,在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EPCs移植的基础上,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之后,PI3K抑制剂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重,MVC、MVD明显降低,VEGF、bFGF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I3K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丹参通络解毒汤可明显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2.丹参通络解毒汤可明显使MVC、MVD增多,上调VEGF、bFGF的表达,升高PI3K、p-AKT的表达,促进心肌IRI大鼠的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3.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EPCs移植可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使MVC、MVD显著增多,明显上调VEGF、bFGF的表达,显著升高PI3K、p-AKT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保护IRI大鼠心肌,且作用优于单纯丹参通络解毒汤与单纯EPCs移植,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图文】: 第1d分离的单核细胞(10*)
7d后EPCs呈梭形改变(10*)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茜茜;卢笑晖;;从热毒论治冠心病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年12期
2 牛子冉;徐晓娜;陈俞材;张惠芳;林溢煌;方莲花;杜冠华;;丹酚酸A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年12期
3 李雅婧;李映辰;黄淼鑫;李鑫辉;;李鑫辉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5年11期
4 王亭;;中药栀子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5年10期
5 王永刚;齐婧;钟伟;尚俊平;;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探索[J];中医杂志;2015年17期
6 吴若霞;李鑫辉;廖菁;陈聪;任婷;谢雪姣;黄政德;;柴胡疏肝散联合BMSCs移植对AMI大鼠心肌细胞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5年15期
7 赵地;郭伟星;姜红菊;赵添;赵卓;;冠心病从虚瘀毒论治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8 陈立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年07期
9 杨舒;张明雪;;温阳法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10 卢红蓉;杜松;;冠心病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成刚;VEGF与bFGF基因转染EPC促进移植组织血管新生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韦淑娟;淫羊藿苷增加和动员内皮祖细胞促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
本文编号:
2592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59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