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北细辛精油的微波水上蒸馏法提取及对黄芪根腐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6:40
【摘要】:北细辛是名贵的中药材,而且北细辛资源丰富,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分布于日本和韩国。近年来,北细辛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北细辛被正式收载于《中国药典》以后,它的应用及研究越来越受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以北细辛为物质基础,围绕国家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北细辛根及根茎中的精油成分为目标,采用微波水上蒸馏方法获得精油成分,同时对存在于北细辛根及根茎中的重要非挥发性成分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并通过响应面方法优化工艺,对获得的精油进行黄芪根腐主要致病镰刀菌(Fusarim spp.)的抑菌实验。其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微波水上蒸馏法提取北细辛精油,实验表明,在北细辛的根和根茎含水率为57.50%,微波辐照功率为540 W,微波辐照持续时间为40 min的条件下,北细辛精油的最高得率为15.80±0.55 mL/kg。使用气质联用分析(GC-MS)方法鉴别北细辛精油的成分,结果显示,3,5-二甲氧基甲苯,甲基丁香酚,3,4,5-三甲氧基甲苯以及β-蒎烯是北细辛精油主要成分,这4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0.33%,12.47%,12.74%和1.62%。与传统的精油获取方法相比较,微波水上蒸馏技术具有高精油得率,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比较低,提取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短等优势。2.采用微波辅助法对北细辛提取精油后的剩余物中的脂溶性成分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进行了提取,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Box-Behnken方法确定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为:在90%的乙醇体积分数,19 mL/g液料比,332 W微波辐照功率和20 min微波辐照时间的实验条件下,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有最佳的提取得率,分别为:1.81±0.27和0.74±0.09 mg/g。建立了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波长287 nm,流速1 mL/min,柱温28℃,流动相乙腈-5%磷酸水(50:50,v/v)进行等度洗脱。3.对获得的北细辛精油进行抑菌实验的研究,5种致病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死浓度(MBC)分别为: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的MIC=1.25 mg/mL,MBC=1.5 mg/mL;拟丝孢镰刀菌(F.trichothecioides)的 MIC=1.5 mg/mL,MBC=1.5 mg/mL;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oides)的 MIC=1.5 mg/mL,MBC=2.0 mg/mL;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num)的 MIC2.0 mg/mL,MBC=3.0 mg/mL;黄色镰刀菌(F.culmorum)的MIC2.0 mg/mL,MBC=2.5 mg/mL。结果表明,北细辛精油对黄芪根腐致病菌镰刀菌有明显的抑菌效力,北细辛精油抑制菌丝的生长发育并且破坏菌丝体形态,抑制孢子的产生及其发育。使用微波水上蒸馏技术不仅可以在得到精油的同时,还兼顾脂溶性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的高效获得。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获得提取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最优实验条件。证明微波水上蒸馏串接提取方法是一种创新型的、高效的、资源节约型的方法。
【图文】:

北细辛,细辛脂素,剩余物,混合对


脂素和芝麻脂素的方法。色谱条件如下:检测波长287邋nm,流速lmL/min,柱温28邋°C,逡逑乙腈-5%磷酸(50:50,邋v/v)进行等度洗脱。逡逑在上述HPLC检测条件下,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这2种分析物,峰型良好,如图3-逡逑3,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最后采用该色谱条件,进行以下实验。逡逑400邋逦n逦逡逑一邋300邋-逡逑I邋:逡逑CO逦_逡逑V邋200-逡逑0邋.逡逑l-邋JWOlifL逡逑0:邋逦k逦b逡逑0逦10逦20逦30逡逑Retention邋time邋(min)逡逑图3-3混合对照品和北细辛精油提取剩余物的提取液在287nm的检测谱逡逑a.北细辛精油提取剩余物提取液逡逑b.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混合对照品液逡逑Figure邋3-3邋Spectrum邋of邋HPLC邋at邋287邋nm邋of邋mixed邋standard邋and邋Asarum邋heterotropoides邋var.逡逑mandshuricum邋extract逡逑a.邋Extract邋ofAsarum邋heterotropoides邋var.邋mandshuricum邋residue逡逑b.邋Mixed邋standard邋solution邋of邋asarinin邋and邋sesamin逡逑3.3.2绘制标准曲线逡逑按照3.3.1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对照品溶逡逑液进行检测

曲线,细辛脂素,曲线,芝麻素


逡逑脂素的标准曲线如图3-4。获得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线性回归方程总结如表3-2。从表逡逑3-3可知,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对照品溶液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逡逑表3-2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逡逑逦Table邋3-2邋Regression邋analysis邋of邋the邋standard邋curve邋of邋asarinin邋and邋sesamin逦逡逑Target邋analyte逦Regression邋equation逦R1逡逑Asarinin逦Y=邋27283X-29.96逦0.9990逡逑Sesamin逦Y=邋18600X-15.47逦0.9983逡逑F:峰面积,X:分析物浓度mg/mL逡逑1000邋n逦—逦逡逑?邋Asarinin邋VAsarinin邋=邋27283x邋-邋29.96,,邋R2邋=邋0.9990逡逑I逦x逡逑E邋400邋■逡逑200邋■逡逑0逦!逦i逦i逦i逦i逦i逦i逦i逦I逡逑0邋0.005逦0.01逦0.015逦0.02逦0.025逦0.03逦0.035逦0.04逡逑Concentration邋(mg/mL)逡逑图3_4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的标准曲线逡逑Figure邋3-4邋Standard邋curve邋of邋asarinin邋and邋sesamin逡逑3.3.3单因素实验逡逑3.3.3.1乙醇体积分数逡逑乙醇体积分数被认为是获得细辛脂素和芝麻素最佳得率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估乙醇逡逑体积分数对细辛脂素和芝麻素得率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久;;野生北细辛生长情况的观察[J];中草药;1980年11期

2 李楷;刘才庆;李玉山;;北细辛栽培加工技术[J];中草药;1993年11期

3 马琳;王志清;王秋霞;徐成路;张亚玉;;北细辛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多糖及酶活性的变化[J];北方园艺;2016年24期

4 章小兵;北细辛价涨 南细辛跟进[J];农村百事通;2000年21期

5 于营;朴向民;欧阳艳飞;邢丽伟;张新静;张佳琪;郭靖;董昕瑜;;北细辛种苗分级标准研究[J];特产研究;2017年04期

6 王炜佳;;北细辛综述[J];黑龙江医药;2010年04期

7 马琳;王志清;张秀莲;潘晓曦;张淑娜;张亚玉;;北细辛种子储藏过程中储藏物质变化的研究[J];种子;2015年12期

8 张亚玉,王英平,赵兰坡;北细辛的研究现状[J];特产研究;2004年04期

9 李凯,李治,王惠娟,刘才庆;北细辛高产保质栽培技术[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4期

10 刘德旺;;北细辛的人工栽培[J];内蒙古林业;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亚玉;陈阵天;周艳忠;尤伟;刘丽敏;刘兴权;吴连举;;北细辛根系对氮、磷、钾三要素积累动态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之梅;;北细辛的安全合理用药[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玉滨;翟宏宇;陈永红;杨献玲;;吉林省长白山不同产区北细辛的动态研究[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辉;夏收大忙季节已过 廉桥药市客商仍少[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清;北细辛种子特性及光合生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瑶;北细辛精油的微波水上蒸馏法提取及对黄芪根腐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2 邢丽伟;北细辛种子贮藏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梁刚;北细辛指纹图谱研究以及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4 尚坤;药用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愈伤组织培养及不定根的诱导[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劲松;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片段的克隆[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6 吴景;北细辛减轻异丙甲草胺对水稻毒害的活性成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红梅;规范化种植药材的品质评价(Ⅹ)[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李媛;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生殖生物学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欧阳艳飞;北细辛种质资源显微和分子鉴别方法[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0 张好;宽叶羌活和北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660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60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