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马钱子碱对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0-09-27 21:50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探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注射到裸鼠皮下,构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马钱子碱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阳性对照组(紫杉醇5 mg/kg)和阴性对照组(1%DMSO)。其中马钱子碱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紫杉醇组采用腹腔注射,两天一次,共给药4周。期间每周两次对裸鼠体重、移植瘤长、短径进行测量,并按公式计算移植瘤的体积。治疗结束后隔天采用脱颈处死法处死裸鼠,剥离移植瘤。观察马钱子碱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影响,并计算各组裸鼠移植瘤大小、重量及肿瘤生长抑制率,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染色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实验)及凋亡蛋白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来评估马钱子碱对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25、50、100、200、400μg/m L)处理MDA-MB-231细胞48 h,收取细胞中的总蛋白,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观察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处理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对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体内实验中,皮下注射乳腺癌MDA-MB-231细胞6周后,共有16只裸鼠造模成功,移植瘤长径约0.5 cm,其中一只因进食及营养状况较差,舍弃不用,余下15只裸鼠随机分为五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马钱子碱中、高剂量组(30、60 mg/kg)及阳性对照组(紫杉醇5 mg/kg)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马钱子碱低剂量组(15 mg/kg)移植瘤体积未见明显差别;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及马钱子碱低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著增大,而马钱子碱高、中剂量组无明显区别。对各组移植瘤标本进行Ki-67染色、TUNEL实验及Caspase-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中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马钱子碱中、高剂量组(30、60 mg/kg)及阳性对照组(紫杉醇5 mg/kg)在上述实验中均具有显著差别,而马钱子碱低剂量组(15 mg/kg)则无明显差别。在体外实验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200、400μg/m L浓度的马钱子碱处理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TNBC),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而其他浓度的马钱子碱处理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区别。结论马钱子碱能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马钱子碱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移植瘤,小鼠,图片,紫杉


19图 1:治疗结束后各组小鼠剥离的移植瘤大体图片E 依次为:阴性对照组、马钱子碱 15、30、60mg/kg 组及紫杉ages of transplanted tumors of mice in each group after treatmentnegative control group, brucine 15, 30, 60 mg/kg group and paclita

紫杉醇,移植瘤,免疫组化,百分比


图 3 各组移植瘤 Ki-67 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占阴性对照组百分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p<0.01;与紫杉醇组相比:##p<0.01mber of Ki-67 immunohistochemical positive cells in each group accounpercentage of negative control groupd with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p<0.01; compared with the paclitaxe

马钱子碱,裸鼠移植瘤,放大倍数,紫杉醇


ining and Ki-67 staining of transplanted tumors of nude mice in eachMagnification × 200: negative control group; B:brucine 15 mg/kg; C: brucine 30 mg/kg;D: brucine 60 mg/kg; E: paclitaxel group图 2 对各组裸鼠移植瘤进行 HE 染色及 Ki-67 染色 放大倍数×2:阴性对照组;B:马钱子碱 15mg/kg;C:马钱子碱 30mg/kg;D:马钱子碱 60mg/kg;E:紫杉醇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清;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马钱子碱[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吴绍安;马钱子生品、炮制品及其皮毛的生物碱含量比较[J];中成药;1988年12期

3 马爱莲;王宪龄;;马钱子的药性当易[J];西北药学杂志;1988年02期

4 朱燕娜,鲍梦周,曹永舒,黄幼田,刘风芝,常宇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镇痛作用的初步探讨[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5 沙德智,窦金辉,李飞,唐盈;马钱子中生物碱含量分布及其与炮制的关系[J];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01期

6 林武俊;;跳骨片中马钱子炮制工艺的改进[J];福建中医药;1989年06期

7 郑顺山;;马钱子在骨伤科的应用[J];河北中医;1989年05期

8 郭文生,李军,金红华,张泽勇,聂云杰,吕扬,郑启泰;利用主-客体系分离马钱子中马钱子碱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5年01期

9 管庆霞;张悦;邹淑君;孙爽;于欣;张伟兵;华晓丹;杨志欣;李秀岩;王艳宏;;马钱子碱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表征及体外释放行为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年08期

10 王燕军;气相色谱/质谱检验马钱子碱方法[J];刑事技术;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丹;王学峰;李霆雷;李劲梅;席志芹;;马钱子碱致痫毒理作用及其机制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艺华;;马钱子碱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成骨及破骨细胞代谢的影响[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党雪平;段连生;张修华;王升富;;马钱子碱在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陶世;蔡宝昌;赵新慧;邓旭坤;黄耀洲;;马钱子碱纳米脂质体的制备研究[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5 刘若轩;李丽明;吴菲;李阿荣;刘夏雯;郭洁文;;脂质体不同给药方式下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A];2017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6年

6 刘若轩;李丽明;郭洁文;李阿荣;;含毒性中药马钱子中成药的剂型与工艺分析[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7 吴玉红;吴维蓉;王晓波;;一种简便、快速测定肝脏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的方法[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刘旭海;龚千锋;周道根;;马钱子研究综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吕桦;宋金春;邓睿园;以盛;;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10 翟春燕;魏武;纪爱芳;申徐良;张国香;杨建斌;王海丽;梁莉;魏明霞;;马钱子碱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分泌功能及增殖的影响[A];第十一届山西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及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楠;马钱子和格木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2 许妍妍;基于配伍理论的痹祺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刘菲;生物碱类物质检测方法及毒性分析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4 杨秀敏;胶束溶剂堆积在线富集—毛细管电泳法在中药材成分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万吉;马钱子碱对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2 徐梦冉;马钱子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薇;马钱子碱贴剂研制及局部镇痛与传递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4 王冬月;马钱子减毒总生物碱的制备与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丰伟;马钱子巴布剂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7年

6 梁小婷;马钱子碱联合5-氟尿嘧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7年

7 王泽童;制剂与血样中马钱子碱的分离分析及包合物制备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8 童俊;马钱子碱、士的宁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作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9 叶敏;马钱子碱、次乌头碱的体外吸收机制及其它们分别与甘草苷的转运相互作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10 陈娟;透明质酸包裹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8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28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