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RA模型大鼠作用及主要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4:03
   目的通过建立病证结合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观察单味秦艽及秦艽不同配伍药对—秦艽+威灵仙(平温相配)、秦艽+桑寄生(平平相配)、秦艽+防己(平寒相配)对风湿热痹RA大鼠足跖肿胀度、免疫脏器指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常规及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秦艽及其不同配伍药对水煎液中两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含量的方法,考察不同药性配伍药对对秦艽主要活性成分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药效-药性-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1.将80只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Ⅱ型胶原组、病证模型组(Ⅱ型胶原+风湿热)、阳性药组(雷公藤多苷)、单味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防己组,共8组,每组10只。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并附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的方法,建立符合中医“痹证”特点的病证结合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中药组按25g/kg给予对应的药液灌胃,阳性药组按6 mg/kg给予雷公藤多苷灌胃,空白组、Ⅱ型胶原组及病证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整个实验中密切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饮食、毛发等;实验中每3 d测量一次大鼠足跖肿胀度;实验第38 d,大鼠股动脉取血测定ESR和血常规;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中抗CCP抗体、IgG、RF及CRP水平变化;将大鼠处死后,进行胸腺、脾脏免疫脏器指数测定。2.采用Agilent A3000250×046 Pursuit 5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B)-0.04%磷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0~28 min,B:15→23%,28~35 min,B:23→35%,流速:0.8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分析秦艽不同配伍药对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的含量变化。3.综合分析不同药性配伍后秦艽主要活性成分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变化与药效-药性-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1.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变化结果表明: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肿胀度均逐渐升高,14 d时最为明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第21 d,与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均有降低,除秦桑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尤以秦防组最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秦威组、单味秦艽组次之。2.免疫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各组大鼠的胸腺指数无差异(P0.05)。与病证模型组比较,秦桑组、秦防组大鼠脾脏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尤以秦防组大鼠的脾脏指数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秦防组大鼠脾脏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秦威组比较,秦防组大鼠的脾脏指数也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SR结果表明:在12h时间点时,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大鼠ESR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型胶原组比较,秦防组大鼠ESR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个时间点各组之间均有ESR加快或减慢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4.血常规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个指标中,其中2个指标[淋巴细胞百分比(the P ercentage of lymphocytes,LY%)、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的结果为各给药组之间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尤以秦防组(平寒相配)最显著;6个指标[单核细胞(Monocytes,MON)、单核细胞百分比(the Percent age of monocytes,MO%)、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he Perc entage of neutrophils,NE%)、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的结果为各给药组与Ⅱ型胶原组或病证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个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coefficientof variation,RDW-C 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的结果为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或病证模型组升高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意义;4个指标[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异系数(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PDW-CV)]各组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5.各组大鼠抗CCP抗体、IgG、RF及CRP水平的变化: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IgG、RF明显升高(P0.01),病证模型组抗CCP抗体、IgG、RF及CRP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与病证模型组比较,秦防组抗CCP抗体、IgG、RF及CRP水平降低最明显(P0.01);各给药组间比较,秦防组中的抗CCP抗体、IgG、RF及CRP水平也降低最明显(P0.01)。6.秦艽及其不同配伍药对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含量测定结果:(1)獐芽菜苦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秦艽及配伍药对中獐芽菜苦苷含量的总趋势是:秦威药对(平温相配)秦桑药对(平平相配)秦防药对(平寒相配)单味秦艽。(2)龙胆苦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秦艽及配伍药对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总趋势是:秦威药对(平温相配)单味秦艽秦防药对(平寒相配)秦桑药对(平平相配)。结论在风湿热痹RA模型大鼠中,与病证模型组比较,秦防组(平寒相配)疗效较好,秦威组(平温相配)次之,秦桑组(平平相配)、单味秦艽组更次,这与中医临床“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基本符合。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秦艽及其不同配伍药对水煎液中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含量,发现秦艽配伍用药后,有效成分含量确实有所改变,其中秦威组两种有效成分均升高。此研究结果与前期药效学实验结果风寒湿痹中,秦威组(平温相配)作用明显及在风湿热痹中,秦防组(平寒相配)、秦威组(平温相配)作用相近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成分含量的变化与药性寒热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联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学位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5.5;R-332
【部分图文】:

秦艽,药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


图 2 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 RA 大鼠脾脏指数的影响腺是中枢免疫器官,它是 T 细胞分化、发育及成熟的场所,也具有非常重作用。其基质细胞可以分泌较多种的细胞因子,并调节 T 细胞分化和发育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巨噬细胞与 LYM,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能的高低,机体出现如 RA 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即可出现胸腺与脾脏免疫状态的评价中它们的相对重量变化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反映动物体内基本、最常规的指标是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它们已被广泛地用来评价机态。药物对动物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的影响可以作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各组中的胸腺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与空白组比较,病证模型组脾脏指数均升高(P<0.05 或 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病

折线图,折线图,变化趋势,Ⅱ型胶原


?3图 3 不同时间点之间各组大鼠血沉变化趋势比较折线图3.2 血常规的测定结果1)血常规中 WBC、LYM、LY%、MON、MO%、NEU、NE%结果见表 4、图 4。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与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液中的 WBC 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与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液中的 LYM 数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Ⅱ型胶原组及病证模型组比较,秦桑组与秦防组大鼠血液中的 LYM 数量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大鼠之间的血液中的 LYM 数量变化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与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液中的 LY%明显升高

秦艽,药对,大鼠,Ⅱ型胶原


4 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 RA 大鼠 LY%、MON、MO%、NEU、NE%的影常规中 RBC、HGB、HCT、MCV、MCH、MCHC、RDW-CV 结果见图 5、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与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液中的 RBC 降计学意义(P<0.05);与Ⅱ型胶原组及与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RBC 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有上升趋势。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与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液中的 HGB 明显降低,差计学意义(P<0.01);与Ⅱ型胶原组比较,阳性药组、秦威组、秦桑组血液中的 HGB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其中明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证模型组比较,秦防的 HGB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之间的血数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有上升趋势,秦防组趋势显著。B 含量趋势为:秦防组(平寒相配)>秦威组(平温相配)=秦桑组(平平秦艽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蓉;苏杉;孙少伯;高慧琴;;秦艽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年01期

2 高慧琴;吴国泰;孙少伯;张志红;;秦艽不同配伍对风湿痹证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3年09期

3 王蓉;苏杉;马腾茂;刘飞;孙少伯;高慧琴;;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型RA大鼠踝关节VEGF表达及病理学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8年02期

4 马腾茂;刘飞;王蓉;吴国泰;高慧琴;;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镇痛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PGE_2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11期

5 马腾茂;刘飞;王蓉;高慧琴;;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7年11期

6 高亦珑;赵淑红;徐力生;张守宗;;六盘山区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生药学及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7 王霞英;王旭鹏;马月琴;杨天寿;张文懿;张学良;;宁夏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09期

8 叶莉;赵淑红;梁军;高亦珑;;宁夏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7期

9 高兰月;王乾;高亦珑;;宁夏栽培秦艽龙胆苦苷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J];现代医院;2011年05期

10 白晓朝;;宁夏栽培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亮;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刘长发;宣痹颗粒剂治疗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杨学文;雷公藤多苷治疗RA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那仁满都拉;蒙药忠伦阿汤干预活动期R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CIA模型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杨永恒;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低RA苷优选单株获得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6 卢幸吉;中药风湿宁治疗活动期RA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何小波;胸腺素β4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8 吴勇;孕期乙醇暴露所致子代大鼠代谢综合征的遗传易感性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张婧婧;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及远隔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D];武汉大学;2015年

10 曲良超;低强度脉冲超声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南昌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RA模型大鼠作用及主要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马腾茂;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RA模型大鼠作用的性—效关系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强宇靖;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RA模型大鼠作用性-效关系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罗奎元;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RA模型大鼠作用及特征图谱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汪洁;甘肃习用药材黄管秦艽质量评价及其有效物质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花磊;秦艽片溶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张继兰;双防饮抗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样改变作用及对RA患者的临床评价[D];青岛大学;2015年

8 吴朝伟;土家药物三百棒对RA大鼠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9 银秋菊;尪痹颗粒对RA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王聪聪;秦艽组四种植物谱系地理与物种分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7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37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