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枣多糖、黄酮及其复配物体外抗氧化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12 23:20
   枣为我国主要果树产业之一,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湖南省枣资源十分丰富,生产发展迅速,枣果的综合利用是枣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促进枣功能成分的研究利用及我国南方枣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以湖南衡阳地区主要枣品种果实为试材,以枣黄酮及枣多糖含量为主要指标,在对不同枣品种黄酮、多糖含量分析的研究基础上,选取小米枣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枣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Hacat细胞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湖南衡阳地区7个枣品种果实中黄酮的含量,筛选出了黄酮含量高的枣品种。以鸡蛋枣、糖枣、药枣、小米枣、梨枣、酸枣等枣品种为试材,通过对不同枣品种果实黄酮含量的分析测定,发现供试品种的黄酮含量均值为0.493 mg/g,其中以小米枣、药枣的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0.606 mg/g、0.579 mg/g;梨枣、子代糖枣、母本糖枣的含量次之,分别为:0.522 mg/g、0.495 mg/g、0.466 mg/g;而酸枣和鸡蛋枣黄酮含量最低,仅为0.439 mg/g、0.344 mg/g。不同品种枣果实黄酮含量差异较大。(2)进行了小米枣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得到了黄酮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对小米枣黄酮、多糖进行了复合提取。结果表明,影响黄酮含量的4个主要单因素分别为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正交实验得到小米枣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6、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0 min、超声功率700 W;采用醇沉前加入三氯乙酸(TCA)脱蛋白的方法能有效去除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当加入TCA量为1.0%时,其对蛋白质的脱除效果最佳,此时蛋白质的脱除率为74.67%,同时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多糖的保留;多糖经活性炭脱色及AB-8树脂除杂后的纯度可达76.84%。(3)进行了小米枣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研究了XDA-1、X-5、NKA-II、D201、AB-8共五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的纯化效果,并在此静态试验基础上筛选出三种树脂进行泄露曲线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脂对黄酮的静态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XDA-1X-5AB-8NKA-IID201,5种树脂对黄酮的静态解析能力大小依次为X-5NKA-IIAB-8XDA-1D201,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X-5、NKA-II及XDA-1这3种树脂进行进一步动态吸附与解析试验。结果表明X-5树脂对小米枣黄酮纯化效果最好,其动态吸附率与解析率分别达79.50%、99.53%,它对小米枣黄酮的适宜纯化条件为:上样液黄酮浓度为0.263 mg/mL、pH值为5.0、流速为2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为70%,洗脱液PH值为6.0。此条件下分离纯化得到的黄酮纯度为68.12%。(4)以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力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三个品种枣中黄酮、多糖的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性;并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力实验分别与加和法、等辐射分析法相结合研究了小米枣黄酮、多糖复配物的抗氧化协同作用类型及其强弱。结果表明,小米枣体外抗氧化性能明显强于糖枣与药枣,说明三个品种中以小米枣的开发利用价值最高;不同品种枣抗氧化性的强弱与黄酮及多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三个品种枣黄酮及多糖的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与浓度呈正相关,且均低于VC的抗氧化性;同一品种中枣黄酮的抗氧化性明显高于枣多糖。小米枣黄酮与多糖复配后的各种组合IC_(50mix)值均小于IC_(50add)值,且相互作用指数γ都小于1,证实两者间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且此复配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协同作用强于DPPH自由基,复配物均在1:1配比时发挥出最佳抗氧化协同的作用。(5)以HaCat细胞为载体,研究了复配物、对照物(VC)对细胞氧化损伤进行预保护后的ROS水平及SOD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3、0.6 mg/mL的小米枣黄酮、多糖复配物及0.07 mg/mL的VC对Hacat细胞活性影响较小,在30umol/l的H_2O_2刺激下,细胞存活率为40%左右,较好造成了细胞氧化损伤模型;ROS及SOD活性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加入H_2O_2后,细胞内的ROS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降低,而加入复配物及VC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复配物及VC对H_2O_2造成的氧化损伤均具有显著预保护作用,且小米枣黄酮、多糖复配物抗氧化作用强于VC,表明小米枣黄酮、多糖的复配物对HaCat细胞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学位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5
【部分图文】:

细胞内


图 6.5 H2O2模型组的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Fig6. 5 The intracellular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H2O2model group图 6.6 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Fig 6.6 The intracellular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lank control group

细胞内,复配物


52图 6.6 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Fig 6.6 The intracellular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lank control group图 6.7 高浓度复配物+H2O2组的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Fig6.7 The intracellular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high concentration compound and H2O2group

细胞内,复配物


图 6.5 H2O2模型组的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Fig6. 5 The intracellular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H2O2model group图 6.6 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Fig 6.6 The intracellular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lank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娟娟;刘佩冉;宁伟;杨京霞;郭梦雅;;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2 张琳;周润天;李兴华;;不同提取方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11期

3 刘贤贤;陈刚;杨起群;苏玉卿;;青钱柳叶香豆素、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6期

4 刘金武;刘添;王子金;郭春燕;李洁;黄春霞;;南刘寄奴不同部位黄酮含量测定的分析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25期

5 邢佰颖;陈新梅;秦乐;岳志敏;;两种显色法测定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J];化工时刊;2016年12期

6 黄雪秋;赵玉英;;蒙药槟榔十三味丸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04期

7 芦永昌;钱帅;毛继祖;许生胜;马禅娟;;柳兰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种业导刊;2016年11期

8 黎颖菁;付金娥;韦树根;潘丽梅;;广西不同产地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6年06期

9 张芳;王晓红;罗泽虎;韩世玉;;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03期

10 任强;薛永;聂其婷;王亚楠;夏天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总黄酮含量[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英;黄芩黄酮浸提动力学及浸提工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程智刚;蜂胶提取活性黄酮及酯萜类新工艺和其纳米制剂[D];中南大学;2005年

3 高微微;苜蓿生物活性及影响其黄酮和皂苷成分因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彭亮;紫萍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抗癌、抗氧化损伤的活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付陈梅;柑桔果实品质和类黄酮的含量特征及橙汁掺假检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余清;乌饭树叶中黄酮等有效成分分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吕爽;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崔健;箬竹属植物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胡赛因·默罕默德·克莱迪;[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梦哲;毛梾果皮黄酮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2 任红剑;元宝枫叶片性状变异及叶用品系筛选[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3 李玄;花椒果皮黄酮多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陈明文;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水提取工艺及纯化工艺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5 吴小燕;枣多糖、黄酮及其复配物体外抗氧化性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6 宁冬雪;红豆黄酮保持加工方式的优化及在营养粉中的应用[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7 李美筱;白果粉干燥品质控制技术及贮藏稳定性[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8 屠寒;丁香抗氧化活性及质量评价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张婷;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年

10 袁茹楠;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分离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8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38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