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和体外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23:0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于苜蓿属,豆科植物,又名―牧草之王‖,是一种多年生牧草作物,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紫花苜蓿多糖(alfalfa polysaccharide)是从紫花苜蓿植株中提取出来的植物多糖。目前国内外对紫花苜蓿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茎叶部分,而对其地下部分的根部研究较少,为了全面地利用和开发苜蓿这一天然植物资源,本论文对紫花苜蓿根部的多糖进行纯化,结构修饰,并对其体外活性进行了研究。在本论文研究中,使用热水提取法对紫花苜蓿根部的粗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对sevage法和酶+sevage法去蛋白的比较,发现使用酶+sevage法1次即可将多糖中蛋白质去除干净,接着通过DEAE-52色谱柱和Sephadex G-200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两个多糖组分DAPS-1和DAPS-2,两者皆为棕黄色粉末。然后采用Na_2SeO_3/NHO_3的条件对DAPS-2进行硒化结构修饰,得到Se-DAPS-2,硒含量为320μg/g。DAPS-1,DAPS-2和Se-DAPS-2(DAPSs)的化学结构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紫外光谱(UV)、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和~(13)CNMR)进行鉴定;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示差检测器(IR)和氨基柱(NH_2)对苜蓿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APS-1分子量为10.0 KDa,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3.19:2.67:5.44:5.10。DAPS-2分子量为15.8KDa,由鼠李糖,木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21:1.49:3.49:3.11:2.73:1.00。而Se-DAPS-2相比于DAPS-2的分子量明显降低,由15.8KDa降低到11.0 KDa。Se-DAPS-2的FT-IR光谱和~(13)C NMR光谱表明主要在Se-DAPS-2的C-6处发生了硒化反应。另外,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DAPSs的表面形态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在苜蓿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中,与DAPS-1和DAPS-2相比,Se-DAPS-2具有更好的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活性的实验表明,DAPS-1和Se-DAPS-2有一定的抗HepG-2肿瘤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Se-DAPS-2的抗HepG-2肿瘤活性高于DAPS-1和DAPS-2。
【学位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4;R285
【部分图文】:

准曲线,单位


硒标准曲线

谱图,1HNMR谱


沈阳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紫花苜蓿多糖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Se-DAPS-2 主要官能团峰位, Se-DAPS-2 中,在 925cm-1和 840cm-1处出现了两个新的吸收峰,分别归属为 C-O-Se 伸缩振动和 Se=O 不对称振动。这些吸收峰表明,Se-DAPS-2中确实发生了硒化修饰反应[53]。4.8.4 DAPS-1、DAPS-2 和 Se-DAPS-2 的核磁光谱分析DAPS-1、DAPS-2 和 Se-DAPS-2 的结构进一步使用核磁光谱进行鉴定。DAPS-1 的1H 和13C 谱图如图所示:

谱图,糖醛酸,鼠李糖,出现在


图 4-7 DAPS-1 的13C NMR 谱图Fig. 4-713C NMR spectrum of DAPS-1在碳谱中,异头碳原子的共振出现在 90-110 ppm,相反,非异头碳原子的共振出现在 60-85 ppm。高场区的 15-20 ppm 共振信号归属于鼠李糖的甲基。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其羧基信号出现在低场区的 170-180 ppm 信号处[122]。由图 4-7 可知, 16.5 代表了鼠李糖甲基的信号。 60.7-75.8 ppm 的信号范围代表了DAPS-1 中的非异头碳原子,信号范围在 96.0-107.1 ppm 处是由于糖残基中 C-2 到 C-6的共振引起的。 170.6-174.1 处的信号说明 DAPS-1 中存在糖醛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柱来,林媚,王津,柯晓燕,赵传春;硒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J];海峡药学;2005年03期

2 金黎明;覃仙玲;曹鹏;赵小菁;李春斌;齐小辉;范圣第;;硒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世界;2012年01期

3 崔胜云,崔善花,池善女,韩春姬;硒化甲壳胺的制备及性质[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缪锦来,李光友;硒化岩藻聚糖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J];中国水产科学;2000年02期

5 许新华,陈雄,卢锐亮,张青丽,张秋林;芳硒化铯与炔硒醚反应合成(Z)-1,2-二芳硒基烯[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缪锦来,李光友,王波;硒化壳聚糖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0年01期

7 梁淑轩;马二红;赵燕燕;许成燕;孙汉文;;醋酸催化下枸杞多糖的硒化修饰及抗肿瘤活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8 孙兰萍;张胜义;许晖;;硒化壳聚糖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2期

9 吕登仕;薛少安;李宝林;王仲会;陶静仪;;硒化桐酸的抗癌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1992年01期

10 亓淑艳;刘小虎;陈明;;二硒化钼合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守恒;硒化壳聚糖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NB4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2 季鑫;全溅射法CuInSe_2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硒化机制和光电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武旭;二维原子晶体锑烯和二硒化铂的制备和物性[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陈哲生;铜锌锡硒光伏材料及硒化铟/二硫化钼二维异质结光电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张超;电沉积Cu-In-Ga金属预制层的硒化和硫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蒋方丹;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与若干理论计算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万磊;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克智;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和器件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童君;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褚家宝;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佳欣;硒化和酶解修饰改性对荔枝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影响[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2 卞珺;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和体外活性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19年

3 杨文;三种多糖的硒化修饰、结构表征及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陈诗明;磁控溅射硒化锑薄膜的材料和光伏性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5 吴秀钦;硒化太子参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作用及免疫损伤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王雅雅;二硫化钼和二硒化钼团簇的计算及相应薄膜制备[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7 白炜琪;硒化苦瓜多糖的制备、分形结构表征和降血糖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8 孙亚娜;二维硒化铟材料物理性质的砷掺杂调制[D];苏州大学;2017年

9 陈浒华;黄芪多糖的硒化修饰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赵培光;硒化蔗糖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0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50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