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甘草”联合羟基喜树碱的药动学及抗肺癌作用研究
【学位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图 1.1 羟基喜树碱(A)和喜树碱(B)的结构式Fig.1.1 Structure of Hydroxycamptothecin(A) and Camptothecin(B)图 1.2 羟基喜树碱(A)和喜树碱(B)的质谱图ig.1.2 Mass spectrogram of Hydroxycamptothecin(A)and Camptothecin(B)方法学考察1 方法专属性密吸取大鼠空白血浆 50μL 于 1.5ml 管中,除了不加内标外,其余按“2品处理”项下操作,进样分析可以得空白血浆样品色谱图;然后在 50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m/z, Da365.1321.0203.0185.0258.7 302.9218.9293.1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m/z Da0.02.0e64.0e66.0e68.0e61.0e71.2e71.4e71.6e71.8e72.0e72.2e7Intnestiy,cps349.1114.0314.1109.1123.0209.0 305.0240.1258.1228.0322.1137.8115.0 257.2112.2152.0 166.1 209.8 340.3AB
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羟基喜树碱注射液和“桔梗-甘草”联合羟注射液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Mean±SD,n=6).4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in rats following single taadministration of HCPT or JGGC-HCPT (Mean±SD,n=6)谱条件的建立及优化验建立及优化了羟基喜树碱的质谱条件,实验中考察了正离子扫离子峰度,确定一级检测离子。然后对所监测离子进行选择离源的最优条件,同时通过产物离子扫描,分析裂解规律,确定最优去簇电压(DP)、碰撞电压(CE)等质谱参数。谱条件的确定
AUC(0-t)ug/L*h 398.35±79.36 497.01±54.23AUC(0-∞)ug/L*h 417.49±73.61 536.83±82.26MRT(0-t)h 1.70±0.03 1.92±0.162MRT(0-∞)h 2.18±0.29 2.63±1.03t1/2h 2.08±0.74 2.07±1.07Tmaxh 0.60±0.22 0.45±0.11CLz L/h/kg 9.59±1.79 7.39±1.06Cmaxug/L 280.30±94.07 405.79±133.81注:与羟基喜树碱单独给药组相比,*P<0.05,**P<0.01Compared with the HCPT alone drug group, *P<0.05,**P<0.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厚蔚;;一种分离羟基喜树碱的新工艺—连续层析[J];中草药通讯;1975年01期
2 赵永康;;抗癌药10-羟基喜树碱鉴定会在黄石市召开[J];中草药通讯;1977年08期
3 ;喜树果中的抗癌有效成分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J];中草药通讯;1975年05期
4 侯建成;刘洋;魏雪苗;赵容;张巍;;羟基喜树碱临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郭喜明;郭斌;陈业宏;;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3期
6 戴汉松;王家文;王涛;;喜树果中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快速分离[J];中国西部科技;2013年05期
7 赵金良;唐晓丹;运达;杭海洋;;正交设计优选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8 孟光荣;李嘉俊;张倩;马红梅;;微波技术在10-羟基喜树碱醚化反应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12年12期
9 王秀莉;董春光;姜鹏;;羟基喜树碱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设计及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1期
10 沈少华;刘姬艳;胡江琴;陈博;王利琳;;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提取方法的比较与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琴;黄酮类化合物与羟基喜树碱的联合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施斌;羟基喜树碱隐形纳米囊泡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玉田;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陈岩;羟基喜树碱硅质体制剂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5 沈瑞雄;羟基喜树碱诱导大鼠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熊付;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抑制肝癌介入栓塞后缺氧应答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袁哲锋;羟基喜树碱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王奇;载羟基喜树碱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抑制肝癌栓塞后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洪鸣凰;聚乙二醇化羟基喜树碱转铁蛋白修饰隐形纳米载药系统的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西娜;羟基喜树碱长循环纳米粒及其两亲性载体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志豪;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2 李木兰;“桔梗—甘草”联合羟基喜树碱的药动学及抗肺癌作用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陈业宏;抗肿瘤药物卟啉羟基喜树碱二联体的合成及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闵长莉;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10-羟基喜树碱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臻博;液态药物载药法制备10-羟基喜树碱白蛋白纳米粒以及其初步体内外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6 耿涛;新型水溶性羟基喜树碱环烷胺醇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学初评[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蕾;7-乙基-10-羟基喜树碱合成工艺研究及其新衍生物的合成和体外抗肿瘤活性[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张伟;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磷脂的合成与组装[D];东南大学;2016年
9 江涛;硒酸酯多糖联合羟基喜树碱对HepG-2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年
10 李香莉;喜树生长过程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代谢规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6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