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粗壮女贞降脂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0-11-08 08:10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降低血脂、改善血脂异常在临床治疗中能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目前十分需要积极地研究和探索新型的降血脂药物,尤其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物质。粗壮女贞是我国西南地区苦丁茶的主要基源植物之一,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饮用历史,以茶剂的形式广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人群。但它的作用机制不甚清楚。因此对粗壮女贞降脂效果进行系统的药效学评价和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粗壮女贞总苷是从粗壮女贞老叶中提取制备的水溶性苯乙醇苷类成分,本文首先通过动物模型评价粗壮女贞总苷(CNTG)的降脂效果并进行初步的降脂机制研究。将Syrian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及CNTG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在给药2周、3周及4周后分别取血检测血清中脂质的含量。实验结束时剖取肝脏进行肝脏脂质含量测定和肝脏病理检测。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粗壮女贞总苷对肝脏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给药2周、3周、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CNTG高剂量组血清和肝脏中的TC、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并可明显减轻肝细胞病变。CNTG高剂量组明显升高AMPKmRNA 的相对表达量和 LKB1、phospho-LKB1及phospho-AMPK 的蛋白表达水平,表明CNTG能促进地鼠肝脏中LKB1磷酸化从而激活AMPK发挥降脂作用。此外本文建立胰岛素抵抗和脂质堆积细胞模型来进一步评价粗壮女贞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及有效成分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堆积的活性。高糖刺激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样品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利用油酸诱导建立脂质堆积HepG2细胞模型,并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样品对脂质堆积HepG2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粗壮女贞各提取部位和单体化合物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对HepG2细胞的糖消耗无显著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除石油醚部位外,总提物、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部位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改善油酸诱导的脂质堆积。不同浓度的阿克苷和紫茎女贞苷A、C、D也均表现出对油酸刺激引起的细胞脂质堆积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粗壮女贞可以改善高糖刺激引起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和脂质堆积,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为了进一步探究粗壮女贞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本文设计了虚拟筛选和RNA-seq实验。在虚拟筛选实验中,发现有6个化合物钓到15个靶标,分别与肿瘤、阿尔兹海默症、细菌感染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苯乙醇苷化合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和机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了阿克苷(AKG)改善脂质堆积HepG2细胞脂类合成代谢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Control vs Model和Model vsAKG组间出现了大量差异表达基因。经对已知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等多个复杂过程,同时富集到多个与脂类代谢合成相关的KEGG通路中。这提示阿克苷可以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对脂质堆积HepG2细胞脂类代谢合成进行调控。结合GO功能注释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随机挑选SCARB1、SCARB2、ACAT2、DHCR7、FDFT1、LSS、HMGCR、SREBF1 和CPT1A基因进行验证,经验证发现,实时定量PCR的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NA-seq测序结果是可信的。同时通过对差异基因的验证和注释进一步明确了阿克苷发挥降脂作用可能影响的部分靶点和信号通路,AKG可能通过影响 SCARB1、SCARB2、ACAT2、DHCR7、FDFT1、LSS、SREBF1和HMGCR等多个基因的表达改善脂类代谢合成过程,但对CPT1A没有影响,这为粗壮女贞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降脂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金黄地鼠,血脂水平,给药


2.2.1给药前金黄地鼠血脂水平变化??一周后,各造模组地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模型成立。见表2,图??1〇???表2?给药前各组金黄地鼠血月旨水平ix±s,?n=10,?mmol-L'1)???血清总胆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髙密度脂蛋白-??Gr〇UP?醇(TC)?(TG)?胆固醇(LDL-C)胆固醇(HDL-C)??control?3.41?士0.39?1.74±0.50?0.97士?0.13?1.65?士?0.23??model?5.60?士?0.95***?3.01±0.95***?2.03±0.56***?2.12?土?0.19***??fenofibrate?5.72±1.17***?2.89?士0.65***?2.06士?0.79***?2.18?土?0.24***??CNTG?SOOrng-kg'1?5.46±〇.87***?2.75±0.84**?2.10±0.43***?2.01±0.22**??CNTG?600mg-kg?*?5.86±1.34***?2.91±0.85***?2.13土0.76***?2.18±0.37**??CNTG?1200mgkg?1?5.74±1.27***?2.92士?1.46***?2.14±1.12***?1_97?士?0.23**???**/*<0.01,?***?P<0.001?vs?control??

血脂水平,给药,金黄地鼠,高脂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模型组相比,CNTG给药组可显著降低高脂诱导??的金黄地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效果显著(/^仍,户<0.01)。见??表3,图2。???表3给药2周各组金黄地鼠血脂水平变化G土S?n=10,mmol?L/1)???Group?TC?TG?LDL-C?HDL-C???control?3.53±0.25?2.03±0.79?0.91±0.16?1,69±0.20??model?6_67±0.83*料?3.63±1.15**?2_57?土0.58***?2.36土?0.22***??fenofibrate?4.72±0.28AAA?2.04±0.60AA?1.26±〇.21AAA?2.02?士?0.13“?▲??CNTG?300mg.kgo?6.71?土0.73?3.07士0.96?2.52±0.40?2.36士0.23??CNTG?600mg.kg-i?6.05±〇.74?2_88±0_78?2.10±0.46?2_25±0.32??CNTG?1200mgkg-'?5.37±0.74AA?2.55±0.96A?1.82±0.26AA?1.99?土?0.33?▲▲??**?P<0.01,?***?P<0.001?vs?control;?A/J<0.05,?AA?P<0.01,?A?AA?P<O.00J?vs?model???。ww?VVC

金黄地鼠,血脂水平,肝脂,给药


续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模型组相比,CNTG高剂量可以显著降??TC(P<0.05)和TG?(尸<0.001),但CNTG低剂量和中剂量组对模型组TC、TG??和LDL-C的含量没有影响。见表5,图4。??表5给药4周各组金黄地鼠血脂水平变化n=10,?tmnom???Group?T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琪;张萌;张迪;樊青霞;;SIRT5基因沉默对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2 谭勇;;FGFR1和MMP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7年05期

3 曹芳;陈明;冯文静;邓先扩;陈金秀;谭辉;;粗壮女贞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及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年12期

4 隋辉;陈伟伟;王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年04期

5 皮璟渔;苏昱;李娅;罗成;邹彬;万茵;谢明勇;;大粒车前子苯乙醇苷提取物的精制及降血尿酸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6年12期

6 李茂星;周保柱;刘延彤;曹馨元;栾飞;;藓生马先蒿苯乙醇苷对高原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6年09期

7 黄梦姣;卢添林;王瑶;左浩江;刘涛;陈明静;裴晓方;;粗壮女贞不同萃取部位抑菌活性成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年05期

8 Zhi-Mei Xie;Tao Zhou;Hong-Yu Liao;Qian Ye;Shan Liu;Lu Qi;Jing Huang;Hao-Jiang Zuo;Xiao-Fang Pei;;Effects of Ligustrum robustum on gut microbes and obesity in ra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年46期

9 龙春燕;张莉莉;孙梦娇;黎炳护;皮燕;郭露;曹小洁;尹延伟;廖少琼;李敬诚;;PPARδ通过下调ACAT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泡沫样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18期

10 白蓉;郭延伟;;独一味中苯乙醇苷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毒性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丽;小叶苦丁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紫草科苦丁茶的亲缘学意义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玲;调血脂药物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朱莹莹;鹿茸草中苯乙醇苷的分离制备及抗菌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沈亮亮;苦丁茶中的苯丙素苷类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4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74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