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寒热药性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9:50
  目的:本课题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研究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寒热药性变化。分别通过对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初生物质、次生物质含量变化及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比较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寒热药性变化,以期对后续的研究及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分别对芍药、甘草及药对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及烘干法分别对总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SPSS 17.0软件,利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及t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初生物质含量对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寒热药性变化的影响。2.采用星点设计方法,以溶剂浓度、溶剂量、提取时间三因素为考察因素,次生物质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芹糖甘草苷为评价指标,利用HPLC方法优选出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最佳提取工艺,以此探究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评价指标含量变化,为药对配伍合理性提供依据。3.采用高蛋白饮食法、限食游泳法的造模方式,建立小鼠体盛、体虚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体虚模型组、体虚+白芍组、体虚+甘草组、体虚+药对组、体盛模型组、体盛+白芍... 

【文章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寒热药性变化的研究


对X1、X2的三维效应图

三维效应


X2X30.004995 1 0.004995 0.57 0.4692 不显著X120.30 1 0.30 34.20 0.0002 显著X220.35 1 0.35 39.38 <0.0001 显著X320.20 1 0.20 22.89 0.0007 显著Residual 0.088 10 0.008824Lack of Fit 0.088 5 0.018Pure Error 0.000 5 0.000Cor Total 1.62 19结果显示,回归方程 P<0.0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一次项 X1、X3,二次项 X12、X22、X32,交互项 X1X2显著,一次项 X2交互项 X1X3、X2X3不显著。本实验以此方程为模型,固定 3 个自变量之一为中值,以总评 OD 为因变量,绘制效应面三维图。见图 1~3。

三维效应


X2X30.004995 1 0.004995 0.57 0.4692 不显著X120.30 1 0.30 34.20 0.0002 显著X220.35 1 0.35 39.38 <0.0001 显著X320.20 1 0.20 22.89 0.0007 显著Residual 0.088 10 0.008824Lack of Fit 0.088 5 0.018Pure Error 0.000 5 0.000Cor Total 1.62 19结果显示,回归方程 P<0.0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一次项 X1、X3,二次项 X12、X22、X32,交互项 X1X2显著,一次项 X2交互项 X1X3、X2X3不显著。本实验以此方程为模型,固定 3 个自变量之一为中值,以总评 OD 为因变量,绘制效应面三维图。见图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PLC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J]. 邝俊维,卿萍,周子虬,邹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7(06)
[2]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J]. 谢欢欢,陈晨,王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3]HPLC波长切换法建立白芍甘草药对醇提物指纹图谱的研究[J]. 郎萍萍,杨燕云,张振秋.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3)
[4]白芍总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J]. 王晓纲.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02)
[5]熟地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吴诗云,钟益宁,张焱,柳欢,杨丽声,梁礼群.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5)
[6]基于HPLC-Q-TOF-MS技术的甘草化学成分分析[J]. 赵艳敏,刘素香,张晨曦,刘岱琳,张铁军.  中草药. 2016(12)
[7]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苜蓿中可溶性蛋白含量[J]. 焦洁.  农业工程技术. 2016(17)
[8]HPLC波长切换法对芍药甘草汤中不同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 马跃,杨燕云,张振秋,张微.  辽宁中医杂志. 2016(05)
[9]芍药甘草汤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J]. 孙婷,姜建国,张广钦.  中国药业. 2016(03)
[10]多指标正交设计优选白芍甘草(炙)药对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J]. 杜晓娟,张振秋,杨燕云,马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寒热药性识别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建立[D]. 周正礼.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2]甘草黄酮的分离鉴定、药效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 崔永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差异及其配伍规律[D]. 贾雷.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2]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评价方法及物质基础研究[D]. 程薇薇.西北大学 2010
[3]芍药甘草汤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文辉.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4]芍药甘草汤入血成分的研究[D]. 陈梅.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5]中药寒热药性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D]. 赵兴业.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6]甘草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应用研究[D]. 段天璇.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08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