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临床用量历史及其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06:39
目的确定历代医家在第一部关于细辛用量限制的文献完成前后对细辛产地、不良产地、相近品种、炮制方法、有无毒性等方面的理解以及使用细辛的剂量差异,并结合服法的异同,探索其原因。总结出应用细辛的毒性剂量以及安全剂量。方法1数据来源通过《中华医典》检索本草书籍相关文献,并纸质相对照。经过筛选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本草书籍93本。另外,通过《中华医典》检索方剂书籍相关文献,并纸质相对照。经过筛选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47本包括方剂2395首。2文献研究方法首先考察第一部关于细辛用量限制的文献。其次检索分析自汉代至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书籍中细辛产地、不良产地、品种、炮制方法、有无毒性的记载。最后,检索分析自汉代至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方剂文献中用细辛为汤剂的剂量规律,包括不同时期的常用剂量范围、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及平均剂量。3数据统计方法在Windowsl0平台上,使用Excel,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产地、不良产地、品种、炮制方法、有毒、无毒、无提毒性及使用注意进行数据库录入,再将数据导出,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另外,在Windowsl0平台上,使用Excel,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细辛的不同产地分布
图3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细辛不同相近品种分布??(1)无:最多见,出现50次,出现频率为66.?6%。即大多本草著作未对细辛辛的相近品种进行比较。其中,33次完全没有提及对细辛的原植物状况或细辛的。
图4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细辛的不同炮制分布??(1)无:最多见,出现45次,出现频率为60%。分析后发现历代医家普遍未对细辛的具体炮制措施。如唐代甄权的《药性论》,宋代张元素的《珍珠囊》,元代古的《汤液本草》,明代薛己的《本草约言》、张介宾的《本草正》,清代张志聪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细辛炮制历史沿革和研究进展[J]. 强小娟,尹玎,朱智慧.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10)
[2]宋代临床方药用量下降原因分析[J]. 傅延龄,王倩,方静. 中医杂志. 2015(15)
[3]论方寸匕、钱匕及其量值[J]. 傅延龄,陈传蓉,倪胜楼,张林. 中医杂志. 2014(07)
[4]汉代、唐代、宋代煮散剂比较[J]. 方静,傅延龄. 中医学报. 2013(04)
[5]细辛在《外台秘要》汤剂中的用量研究[J]. 杨琳,傅延龄,张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4)
[6]基于现代中医名家临床用药的细辛剂量研究[J]. 周祯祥. 中药与临床. 2011(03)
[7]试论张仲景运用细辛的规律[J]. 陈海勇,童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3)
本文编号:3310912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细辛的不同产地分布
图3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细辛不同相近品种分布??(1)无:最多见,出现50次,出现频率为66.?6%。即大多本草著作未对细辛辛的相近品种进行比较。其中,33次完全没有提及对细辛的原植物状况或细辛的。
图4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细辛的不同炮制分布??(1)无:最多见,出现45次,出现频率为60%。分析后发现历代医家普遍未对细辛的具体炮制措施。如唐代甄权的《药性论》,宋代张元素的《珍珠囊》,元代古的《汤液本草》,明代薛己的《本草约言》、张介宾的《本草正》,清代张志聪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细辛炮制历史沿革和研究进展[J]. 强小娟,尹玎,朱智慧.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10)
[2]宋代临床方药用量下降原因分析[J]. 傅延龄,王倩,方静. 中医杂志. 2015(15)
[3]论方寸匕、钱匕及其量值[J]. 傅延龄,陈传蓉,倪胜楼,张林. 中医杂志. 2014(07)
[4]汉代、唐代、宋代煮散剂比较[J]. 方静,傅延龄. 中医学报. 2013(04)
[5]细辛在《外台秘要》汤剂中的用量研究[J]. 杨琳,傅延龄,张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4)
[6]基于现代中医名家临床用药的细辛剂量研究[J]. 周祯祥. 中药与临床. 2011(03)
[7]试论张仲景运用细辛的规律[J]. 陈海勇,童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3)
本文编号:3310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3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