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单体臭椿酮的一般毒性及毒代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03:13
中药单体臭椿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疟疾、抗病毒、抗肿瘤等。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发现臭椿酮靶向p23可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并且具有良好的类药性质。本论文应用昆明小鼠对臭椿酮进行了临床前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和单次剂量下的毒代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口服臭椿酮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7.3 mg/kg,死亡小鼠的肝脏和胃肠道均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损伤。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分别以2.5 mg/kg、5 mg/kg、10 mg/kg剂量臭椿酮对小鼠连续灌胃28天,并设置最高剂量下的卫星组,用于观察停药15天后小鼠毒性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中雄性小鼠体重明显下降且发生个体死亡;而雌性小鼠体重升高,仅个别小鼠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血清生化与病理切片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雄性和雌性小鼠均出现了脂肪肝、免疫功能亢进、肠胃粘膜受损和生殖系统衰退的毒性反应。血液学分析显示,10 mg/kg臭椿酮对小鼠的血液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血液中的RBC、HGB、HCT以及MCHC水平显著性上升,同时RDW-CV和PLT水平明显下降。停药恢复15天...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药物安全性
1.1.1 药物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的意义
1.1.2 药物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的方法
1.2 药物的一般毒性评价
1.2.1 急性毒性
1.2.2 亚急性毒性
1.2.3 靶器官毒性
1.3 毒代动力学
1.3.1 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1.3.2 毒代动力学研究要点与方法
1.3.3 药物的代谢活化
1.4 臭椿酮的研究进展
1.4.1 臭椿酮的药用价值
1.4.2 臭椿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4.3 臭椿酮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1.4.4 臭椿酮的毒性研究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臭椿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主要试剂配制与保存
2.2 LD_(50)值的测定
2.2.1 给药剂量范围
2.2.2 实验分组
2.2.3 实验方案
2.3 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
2.3.1 病理组织处理
2.3.2 病理组织学检查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给药剂量范围
2.4.2 LD_(50)值的测定
2.4.3 毒理学分析
第三章 臭椿酮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3.1.3 主要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给药与分组
3.2.2 观察与记录
3.2.3 采集与处理
3.2.4 生化指标与血液学分析
3.2.5 病理学观察
3.2.6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一般生理观察记录
3.3.2 生化指标分析
3.3.3 血液学分析
3.3.4 病理学结果
第四章 臭椿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毒代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4.1.3 主要实验仪器
4.1.4 主要试剂配制与保存
4.2 生物样品中臭椿酮检测方法的建立
4.2.1 臭椿酮LC-MS/MS方法开发
4.2.2 血浆、组织样品的制备与处理
4.2.3 标准曲线和方法学的建立与验证
4.3 臭椿酮代谢稳定性
4.4 臭椿酮的毒代动力学(TK)
4.4.1 给药与取血
4.4.2 样品浓度测定及数据处理
4.5 实验结果
4.5.1 臭椿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4.5.2 标准曲线及精密度和准确度
4.5.3 臭椿酮代谢稳定性
4.5.4 臭椿酮单次毒代动力学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ilanthone:a new potential drug for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J]. Shihong Peng,Zhengfang Yi,Mingyao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7(05)
[2]臭椿皮中木脂素类成分研究[J]. 刘栋,张建,汤少男,张晓琦,叶文才. 中国中药杂志. 2016(24)
本文编号:363209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药物安全性
1.1.1 药物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的意义
1.1.2 药物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的方法
1.2 药物的一般毒性评价
1.2.1 急性毒性
1.2.2 亚急性毒性
1.2.3 靶器官毒性
1.3 毒代动力学
1.3.1 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1.3.2 毒代动力学研究要点与方法
1.3.3 药物的代谢活化
1.4 臭椿酮的研究进展
1.4.1 臭椿酮的药用价值
1.4.2 臭椿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4.3 臭椿酮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1.4.4 臭椿酮的毒性研究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臭椿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主要试剂配制与保存
2.2 LD_(50)值的测定
2.2.1 给药剂量范围
2.2.2 实验分组
2.2.3 实验方案
2.3 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
2.3.1 病理组织处理
2.3.2 病理组织学检查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给药剂量范围
2.4.2 LD_(50)值的测定
2.4.3 毒理学分析
第三章 臭椿酮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3.1.3 主要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给药与分组
3.2.2 观察与记录
3.2.3 采集与处理
3.2.4 生化指标与血液学分析
3.2.5 病理学观察
3.2.6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一般生理观察记录
3.3.2 生化指标分析
3.3.3 血液学分析
3.3.4 病理学结果
第四章 臭椿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毒代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4.1.3 主要实验仪器
4.1.4 主要试剂配制与保存
4.2 生物样品中臭椿酮检测方法的建立
4.2.1 臭椿酮LC-MS/MS方法开发
4.2.2 血浆、组织样品的制备与处理
4.2.3 标准曲线和方法学的建立与验证
4.3 臭椿酮代谢稳定性
4.4 臭椿酮的毒代动力学(TK)
4.4.1 给药与取血
4.4.2 样品浓度测定及数据处理
4.5 实验结果
4.5.1 臭椿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4.5.2 标准曲线及精密度和准确度
4.5.3 臭椿酮代谢稳定性
4.5.4 臭椿酮单次毒代动力学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ilanthone:a new potential drug for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J]. Shihong Peng,Zhengfang Yi,Mingyao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7(05)
[2]臭椿皮中木脂素类成分研究[J]. 刘栋,张建,汤少男,张晓琦,叶文才. 中国中药杂志. 2016(24)
本文编号:3632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63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