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狼疮肾炎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0 04:47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积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狼疮肾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大约有40%-70%的狼疮患者都表现出肾功能障碍和肾炎症状。狼疮肾炎发病过程通常伴随着自身抗体水平的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免疫细胞的浸润。其中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狼疮肾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中性粒细胞通过形成NETs参与狼疮肾炎的发病过程。而一些趋化因子包括IP-10、RANTES、MCP-1等通过介导炎性细胞浸润肾脏参与狼疮肾炎的发病。这些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被认为是治疗狼疮肾炎的重要靶点。中药雷公藤作为传统中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炎症,雷公藤内酯醇是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活性,并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其较强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LLDT-8是雷公藤内酯醇的衍生物,在保留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毒性。LLDT-8的CC50为256.6±73.8nM,而雷公藤内酯醇仅为2.1±0.2nM。本文主要探讨LLDT-8对狼疮肾炎的...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狼疮肾炎
1.2 狼疮肾炎动物模型
1.2.1 MRL/lpr小鼠
1.2.2 NZB/WF1小鼠
1.2.3 BXSB小鼠
1.3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狼疮肾炎中作用
1.3.1 CCL2(MCP-1)和CCR2
1.3.2 CCL4(MIP-1β),CCL5(RANTES)和CCR1,CCR5
1.3.3 CXCR3和CXCL9(Mig),CXCL10(IP-10)
1.4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
第2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对MRL/lpr小鼠药效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动物
2.1.4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蛋白尿测定
2.2.3 血生化指标检测
2.2.4 脾脏和淋巴结称重
2.2.5 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
2.2.6 肾脏病理学检测
2.2.7 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LLDT-8显著提高MRL/lpr小鼠生存率
2.3.2 LLDT-8显著降低MRL/lpr小鼠蛋白尿水平
2.3.3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外周淋巴器官重量
2.3.4 LLDT-8减轻MRL/lpr小鼠肾脏病理损伤。
2.3.5 LLDT-8改善MRL/lpr小鼠肾功能
2.3.6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
2.3.7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血清中自身抗体水平
2.4 讨论
第3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对MRL/lpr小鼠药理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药物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动物
3.1.4 主要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蛋白尿测定
3.2.3 脾脏和淋巴结称重
3.2.4 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
3.2.5 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
3.2.6 细胞因子检测
3.2.7 分离肾脏单个核细胞(kidney mononuclear cells,KMNCs)
3.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比例
3.2.9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
3.2.10 免疫组化
3.2.11 分离纯化脾脏T细胞
3.2.12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LLDT-8改善MRL/lpr小鼠肾功能,减缓肾损伤
3.3.2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3.3.3 LLDT-8降低MRL/lpr小鼠肾脏中细胞因子水平
3.3.4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T细胞的比例,而不影响脾脏中T细胞比例
3.3.5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脾脏T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3
3.3.6 LLDT-8不抑制MRL/lpr小鼠肾脏T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3
3.3.7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T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
3.3.8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CD11b+细胞比例
3.3.9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髓样细胞相关趋化因子
3.4 讨论
第4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对NZB/W F1小鼠狼疮肾炎的治疗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药物: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动物
4.1.4 主要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尿蛋白测定
4.2.3 尿肌酐测定
4.2.4 分离小鼠肾脏单核细胞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肾脏单核细胞比例
4.3 实验结果
4.3.1 LLDT-8降低NZB/W F1小鼠尿蛋白肌酐比水平
4.3.2 LLDT-8延长NZB/W F1小鼠生存周期
4.3.3 LLDT-8减少NZB/W F1小鼠肾脏中T细胞的浸润
4.3.4 LLDT-8减少NZB/W F1小鼠肾脏中CD11b+髓样细胞比例
4.4 讨论
第5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抑制肾脏实质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药物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细胞
5.1.4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培养
5.2.2 化合物对细胞毒性实验
5.2.3 IFN-γ和IL-17刺激肾脏细胞
5.2.4 细胞总RNA提取
5.2.5 qRT-PCR
5.3 实验结果
5.3.1 LLDT-8对HK-2 细胞和SV40 MES 13细胞毒性检测
5.3.2 LLDT-8抑制IFN-γ诱导的HK-2细胞表达炎性因子
5.3.3 LLDT-8抑制IFN-γ诱导的SV40 MES13细胞表达Mig
5.3.4 IL-17能够协同IFN-γ 刺激肾脏细胞表达炎性因子
5.3.5 LLDT-8能够显著降低IL-17和IFN-γ共同刺激引起的炎性因子表达
5.4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表
附录2 引物序列
附录3 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68728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狼疮肾炎
1.2 狼疮肾炎动物模型
1.2.1 MRL/lpr小鼠
1.2.2 NZB/WF1小鼠
1.2.3 BXSB小鼠
1.3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狼疮肾炎中作用
1.3.1 CCL2(MCP-1)和CCR2
1.3.2 CCL4(MIP-1β),CCL5(RANTES)和CCR1,CCR5
1.3.3 CXCR3和CXCL9(Mig),CXCL10(IP-10)
1.4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
第2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对MRL/lpr小鼠药效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动物
2.1.4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蛋白尿测定
2.2.3 血生化指标检测
2.2.4 脾脏和淋巴结称重
2.2.5 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
2.2.6 肾脏病理学检测
2.2.7 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LLDT-8显著提高MRL/lpr小鼠生存率
2.3.2 LLDT-8显著降低MRL/lpr小鼠蛋白尿水平
2.3.3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外周淋巴器官重量
2.3.4 LLDT-8减轻MRL/lpr小鼠肾脏病理损伤。
2.3.5 LLDT-8改善MRL/lpr小鼠肾功能
2.3.6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
2.3.7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血清中自身抗体水平
2.4 讨论
第3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对MRL/lpr小鼠药理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药物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动物
3.1.4 主要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蛋白尿测定
3.2.3 脾脏和淋巴结称重
3.2.4 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
3.2.5 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
3.2.6 细胞因子检测
3.2.7 分离肾脏单个核细胞(kidney mononuclear cells,KMNCs)
3.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比例
3.2.9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
3.2.10 免疫组化
3.2.11 分离纯化脾脏T细胞
3.2.12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LLDT-8改善MRL/lpr小鼠肾功能,减缓肾损伤
3.3.2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3.3.3 LLDT-8降低MRL/lpr小鼠肾脏中细胞因子水平
3.3.4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T细胞的比例,而不影响脾脏中T细胞比例
3.3.5 LLDT-8不影响MRL/lpr小鼠脾脏T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3
3.3.6 LLDT-8不抑制MRL/lpr小鼠肾脏T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3
3.3.7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T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
3.3.8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CD11b+细胞比例
3.3.9 LLDT-8减少MRL/lpr小鼠肾脏中髓样细胞相关趋化因子
3.4 讨论
第4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对NZB/W F1小鼠狼疮肾炎的治疗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药物: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动物
4.1.4 主要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尿蛋白测定
4.2.3 尿肌酐测定
4.2.4 分离小鼠肾脏单核细胞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肾脏单核细胞比例
4.3 实验结果
4.3.1 LLDT-8降低NZB/W F1小鼠尿蛋白肌酐比水平
4.3.2 LLDT-8延长NZB/W F1小鼠生存周期
4.3.3 LLDT-8减少NZB/W F1小鼠肾脏中T细胞的浸润
4.3.4 LLDT-8减少NZB/W F1小鼠肾脏中CD11b+髓样细胞比例
4.4 讨论
第5章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抑制肾脏实质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药物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细胞
5.1.4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培养
5.2.2 化合物对细胞毒性实验
5.2.3 IFN-γ和IL-17刺激肾脏细胞
5.2.4 细胞总RNA提取
5.2.5 qRT-PCR
5.3 实验结果
5.3.1 LLDT-8对HK-2 细胞和SV40 MES 13细胞毒性检测
5.3.2 LLDT-8抑制IFN-γ诱导的HK-2细胞表达炎性因子
5.3.3 LLDT-8抑制IFN-γ诱导的SV40 MES13细胞表达Mig
5.3.4 IL-17能够协同IFN-γ 刺激肾脏细胞表达炎性因子
5.3.5 LLDT-8能够显著降低IL-17和IFN-γ共同刺激引起的炎性因子表达
5.4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表
附录2 引物序列
附录3 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68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968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