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3 01:26
目的:通过对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PMCT)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对比分析,探讨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HCC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行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或单纯TACE治疗HCC患者60例,以病人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经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32例,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28例。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患者先行TACE治疗后,行CT引导下PMCT治疗。PMCT:CT导引下根据肝内肿瘤的位置及比邻,确定好皮肤的进针穿刺点,规划安全进针路径,采用分步进针方式将微波针穿至肿瘤内部,进行连续消融,消融完全后,对针道进行针道消融预防种植转移和肝出血。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和导管鞘经过肝动脉达到病灶周边,确定肿瘤的供血血管后,经导管向肿瘤供血血管内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病灶的局部疗效、血AFP变化、生存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时间...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波消融治疗仪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图1微波消融治疗仪图2微波消融电极针1.4治疗方法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评估,完善相关检查,血液检测:凝血功能、血常规、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测定、肝功、肾功等;影像学检查:CT或MRI;心电图,肺功能等。了解患者肝脏肿瘤大孝位置、数目。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1.4.1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即穿刺入右股动脉,置入导管、导丝,将导管经导丝置入到腹腔干造影,经肝动脉进入肿瘤血管,进行选择性造影,明确肝脏肿瘤大孝数量和肿瘤供血血管,肝脏内肿瘤供血血管进行超选,然后经导管向肿瘤供血血管注入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0.5-1.0g、表阿霉素10-30mg、奥沙利铂40-200mg和碘化油5-20ml的混合乳液进行化疗栓塞,根据造影显示肝内肿瘤大孝数量制定具体术中化疗药物及碘化油用量,术后压迫包扎针口,给予对症处理。术后复查动态增强CT或MRI提示肝脏病灶内碘化油沉积致密均匀、瘤组织已坏死,病灶无增大及无新发病灶,继续观察随访。行TACE治疗频率和次数以随访患者TACE治疗后反应、肝功能、患者体能状况变化情况等结果为准,根据动态增强CT或MRI评价肝脏病灶局部肿瘤是否仍有存活,决定是否再次行TACE治疗。
典型病例14典型病例典型病例一患者男性,67岁,以“肝脏右叶占位”入院,AFP:535ng/ml,既往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20年。1A1B图1AB肝右叶S8段肿块,病灶大小约4.7x5.0cm,增强后病灶呈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2A2B图2ABTACE治疗后图像,病灶内碘油沉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腔镜下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 李岗,吴龙凤,郑旦. 重庆医学. 2019(24)
[2]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J]. 马铭,谢明瑞. 实用癌症杂志. 2019(11)
[3]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J]. 刘会永,万象新,符孔,王斌,符萧泓,张昌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10)
[4]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监测的临床意义[J]. 严守美,崔新江,于志军,邢辉,赵邦利,杜苗苗,曹贵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7)
[5]微波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AFP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J]. 刘建平,熊勇,范耀刚,刘德钦,汪俊州,王义刚,栗粟,孙昌勤,周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3)
[6]冷循环微波消融结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胡清雯,钱国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01)
[7]TACE联合微波消融对比单独TACE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倾向性匹配分析[J]. 董健,陈奇峰,夏金国,咸玉涛,范文龙,杨正强,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10)
[8]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曹焱,姜峰,张超,潘慧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04)
[9]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5cm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 陈奇峰,贾振宇,杨正强,吴文涛,施海彬.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06)
[10]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刘群轶,余国政,杨广宁,张琴阳,邱发凯,李超伟,潘厉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03)
本文编号:3585789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波消融治疗仪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图1微波消融治疗仪图2微波消融电极针1.4治疗方法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评估,完善相关检查,血液检测:凝血功能、血常规、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测定、肝功、肾功等;影像学检查:CT或MRI;心电图,肺功能等。了解患者肝脏肿瘤大孝位置、数目。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1.4.1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即穿刺入右股动脉,置入导管、导丝,将导管经导丝置入到腹腔干造影,经肝动脉进入肿瘤血管,进行选择性造影,明确肝脏肿瘤大孝数量和肿瘤供血血管,肝脏内肿瘤供血血管进行超选,然后经导管向肿瘤供血血管注入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0.5-1.0g、表阿霉素10-30mg、奥沙利铂40-200mg和碘化油5-20ml的混合乳液进行化疗栓塞,根据造影显示肝内肿瘤大孝数量制定具体术中化疗药物及碘化油用量,术后压迫包扎针口,给予对症处理。术后复查动态增强CT或MRI提示肝脏病灶内碘化油沉积致密均匀、瘤组织已坏死,病灶无增大及无新发病灶,继续观察随访。行TACE治疗频率和次数以随访患者TACE治疗后反应、肝功能、患者体能状况变化情况等结果为准,根据动态增强CT或MRI评价肝脏病灶局部肿瘤是否仍有存活,决定是否再次行TACE治疗。
典型病例14典型病例典型病例一患者男性,67岁,以“肝脏右叶占位”入院,AFP:535ng/ml,既往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20年。1A1B图1AB肝右叶S8段肿块,病灶大小约4.7x5.0cm,增强后病灶呈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2A2B图2ABTACE治疗后图像,病灶内碘油沉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腔镜下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 李岗,吴龙凤,郑旦. 重庆医学. 2019(24)
[2]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J]. 马铭,谢明瑞. 实用癌症杂志. 2019(11)
[3]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J]. 刘会永,万象新,符孔,王斌,符萧泓,张昌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10)
[4]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监测的临床意义[J]. 严守美,崔新江,于志军,邢辉,赵邦利,杜苗苗,曹贵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7)
[5]微波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AFP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J]. 刘建平,熊勇,范耀刚,刘德钦,汪俊州,王义刚,栗粟,孙昌勤,周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3)
[6]冷循环微波消融结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胡清雯,钱国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01)
[7]TACE联合微波消融对比单独TACE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倾向性匹配分析[J]. 董健,陈奇峰,夏金国,咸玉涛,范文龙,杨正强,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10)
[8]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曹焱,姜峰,张超,潘慧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04)
[9]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5cm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 陈奇峰,贾振宇,杨正强,吴文涛,施海彬.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06)
[10]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刘群轶,余国政,杨广宁,张琴阳,邱发凯,李超伟,潘厉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03)
本文编号:3585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5857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