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BG对人体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MIBG对人体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肝癌 ART1 间碘苄胍 侵袭 转移 整合素α7 uPA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间碘苄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 MIBG)干预精氨酸特异性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arginine-specific mono-ADP-r ibosylation)作用来探究其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只要采用人体肝癌组织的石蜡切片和新鲜人体肝癌组织做体内实验;肝癌HepG2细胞株做体外实验。1.人体肝癌组织:收集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肝癌手术切除本39例,其中有临床转移病例(17例)和无临床转移病例(22例)做免疫组化检测ART1和integrin α 7中的表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收集6例新鲜的肝癌组织做RT-PCR实验,检测伴转移的肝癌组织(3例)和无转移的肝癌组织(3例)中ART1和integrin α 7的mRNA表达。2.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培养:做细胞免疫荧光法来检测肝癌细胞HepG2中是否有精氨酸特异性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arginine-specific adenosinediphospate-ribosyltansferase 1,ART1)的表达;MTT比色实验来检测不同浓度MIBG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找出MIBG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最适浓度;划痕实验检测MIBG对肝癌细胞HepG2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MIBG对肝癌细胞HeG2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ren blot来分别检测信号通路中ART1 integrin α 7、FAK、PI3K和uPA的蛋白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病理分级Ⅲ-Ⅳ组及肝癌伴转移组织中的ART1和integrin α 7的表达明显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组和未伴转移组织中的表达。细胞膜表面和胞浆中均可见ART1和integrin α 7的表达(P0.05)。在肝癌组织内,随着整合素α7表达强度升高,ART1的表达也相应增高,两者呈正相关(p=0.88410,P0.01)。2. RT-PCR结果显示:肝癌伴转移组织中ART1和integrin α 7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肝癌未伴转移组织中的表达(P0.05)。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epG2在使用ART1的一抗后,再与FITC标记的二抗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见胞膜、胞浆均有荧光。而阴性对照的HepG2细胞中则未见荧光。提示ART1在HepG2细胞中具有表达。4.MTT比色试验结果显示:随着MIBG的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的生存率总体也成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就提示MIBG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而致使细胞半数抑制的MIBG浓度是200μmol/L(P0.05)。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未处理对照组的HepG2细胞在24h时的细胞划痕距离较Oh的距离明显减少(P0.05),显示HepG2细胞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200μmol/LMIBG处理与未处理的HepG2细胞在Oh划痕距离较一致,而MIBG的处理组24h后,较未处理组的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5),表明MIBG能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6. 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MIBG处理组穿过Matrigel的细胞数为(147.2±18.23952)个,较未处理组的(300.4±11.9147)个明显减少,MIBG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相比侵袭抑制率为50.99%,提示MIBG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7. Westro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肝癌细胞HepG2中的ART1、integrin α7、FAK, PI3K和uPA的蛋白表达与未处理组比较均明显下调,并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提示MIBG可能通过抑制ART1而影响integrin α 7/FAK/PI3K/uPA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结论:人体肝癌组织检测可见肝癌组织分化转移与ART1、integrin α7的表达有正相关关系,提示ART1和integrin α7可能共同协同参与了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在肝癌细胞株中使用MIBG对其干扰,结果提示MIBG对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主要是MIBG抑制了精氨酸特异性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后,抑制Iintegrin α7β1、FAK、PI3K的蛋白表达,抑制了uPA的分泌。从而使HepG2细胞侵袭受到抑制。
【关键词】:肝癌 ART1 间碘苄胍 侵袭 转移 整合素α7 uPA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5
- 1. 材料与方法15-28
- 2. 统计学分析28
- 3. 结果28-33
- 4. 讨论33-36
- 全文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41
- 文章附图41-47
- 文献综述47-57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雨雁;血液稀释在肝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0年03期
2 臧国辉,杨金华;中晚期肝癌手术治疗34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1997年12期
3 吴勇;中晚期肝癌16例手术切除的体会[J];重庆医学;1997年05期
4 李旋,陈亮红;超1千克重巨大肝癌手术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年01期
5 严律南;肝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07期
6 史宪杰,李开宗,高志清,付由池,窦科峰,陈勇,赵青川,管文贤,贺洪德,韩国宏,马福成,晏培松;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后肝癌二步切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0年03期
7 周信达;肝癌诊治的现状[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8 芮晓晖,蔡端;肝癌综合治疗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9 陆东东;肝癌术后复发预防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药;2000年01期
10 任少平;特大肝癌手术切除1例报告[J];四川医学;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昌全;;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的优势和特色[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胡和平;;中晚期肝癌全身治疗现状与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3 雷俊阳;严德辉;陶涛;石刚;陈辉;李建水;;中晚期肝癌手术后的化疗效果[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吴德全;;肝癌的治疗进展[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5 高英堂;袁浩;王毅军;景丽;刘彤;杜智;;半定量RT-PCR检测9个基因在肝癌中的差异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吴健雄;;提高中央型肝癌治愈率的策略[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李福山;丁木;叶华清;何历荣;李招章;;安康欣胶囊防治肝癌手术、介入后复发的临床报告[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8 蔡淑女;;七氟醚或丙泊酚应用对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亚型变化的影响及机制[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王建华;;肝癌的介入治疗[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张院辉;覃晓;徐静;孙振;郎庆波;岳小强;翟笑枫;;58例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复合证证候特点初步研究[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张鹏;肝癌术后存活最长者达47年[N];文汇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刘垠;吴健雄:肝癌手术禁区“排雷者”[N];科技日报;2014年
3 ;新技术为肝癌手术带来福音[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靖九江;肝癌辅助治疗与降期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记者 蒋明 通讯员 张智;多数肝癌手术“血龙头”或可关上[N];健康报;2012年
6 马曾辰;肝癌手术切除的“利”与“弊”[N];家庭医生报;2008年
7 通讯员 陶一明 伍西明 罗闻;“二步切除”创新肝癌手术[N];大众卫生报;2014年
8 记者 盘和林 通讯员 晏清;我国每年11万人死于肝癌[N];信息时报;2003年
9 主治医师 陈述长;肝癌免疫疗法不能代替放化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新民;中医针剂汤药“双管双下”阻断小肝癌手术后复发[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从昕;人细胞融合肝癌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前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2 蒋扬富;肝癌复发、转移及抗血管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3 宋关斌;肝癌细胞力学特性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翟文龙;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癌细胞对阿霉素耐药的机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史冀华;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脏再生及微小肝癌复发的实验研究及其干预策略[D];郑州大学;2010年
6 周珍珍;MTDH/AEG-1在肝癌靶向性肺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马维东;肝癌组织中MAGE-3和NY-ESO-1的表达以及相应抗原肽疫苗的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8 李劲东;MCT1、CD147在人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反义RNA表达载体对肝癌细胞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9 于洋;肝癌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孙颖;PBCA纳米粒载体介导的肝癌HSV-TK/GCV基因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生;中晚期肝癌TACE结合RFA治疗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吕智慧;腹腔镜与常规开放式手术在肝癌患者恶性肿瘤切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振生;VCC-1在肝癌患者血、尿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苏晏;MIBG对人体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周慧江;复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钟先荣;腹腔镜肝癌手术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患者近期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淼;肝癌合并非重度门脉高压症单纯肝癌切除预后评价[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8 李洪涛;射频凝血电极在肝癌术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何琪;基于局部微环境的肝癌复发分子预测模型[D];中山大学;2012年
10 郑志勇;碘[~(131)I]肝癌单抗片段导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26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2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