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圣人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德经》圣人观研究
【摘要】: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上的轴心时代,道家思想自此由老子创立。老子创造性的将“道”这一概念升华到万物演化之根本的存在,并由“道”发展而出“自然”、“无为”等等道家核心概念,形成了道家最初的哲学体系。如今学界对道家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那些核心观点的解读,或者是延伸。对“圣人”这一老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也多有涉猎。但或是所言甚浅,或所言甚窄,不能窥其要义。本文从老子之圣人观着手,内联系圣人百姓侯王之关系,外横向纵向对比其他圣人之思想。为还原一丰满的圣人理想人格。研究圣人观首先要明确“圣”和“圣人”的含义。“圣”字之意最初只是简单的表示聪明、睿智、能干,“圣人”一词也就是聪明睿智的人,直到春秋时期,“圣”字本意开始发生变化,不但开始包含道德意,甚至包括了神秘意。《道德经》的圣人观中,圣人之所以成圣的原因就在于他体悟到了“道”。对内圣人把握到内涵于其自身的道的属性,使其自身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对外,圣人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然万事万物体会到道,实现自身的自然。老子圣人观中还包含着圣人引导百姓复归本性,绝圣弃智,使民百利的圣民关系。而在圣人与侯王的关系中,一方面两者都有功于社会,另一方面在智慧以及品德上圣人是侯王所应当学习的楷模,君王应当效仿圣人行为。老子之后的道家以及儒家,或继承,或发扬,或改造,将圣人思想进一步扩大,孔子儒家有德之圣人,庄子逍遥之圣人,黄老有为之圣人零零总总。最后探究老子圣人观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关键词】:老子 圣人 圣人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言8-13
- 第一章 老子圣人思想之根源13-23
- 第一节 老子其人13-14
- 第二节 《道德经》其书14-15
- 第三节 老子思想之社会根源15-17
- 一、文字流行名目增多15-16
- 二、天子式微诸侯争霸16
- 三、德之沦丧社会混乱16-17
- 第四节 老子圣人思想之文化根源17-23
- 一、圣字字源17-18
- 二、《诗经》中的“圣”字18-19
- 三、《尚书》中的“圣”字19-20
- 四、《左传》中的“圣”字20-23
- 第二章 老子圣人论23-30
- 第一节 圣人是合于道的23-26
- 一、道23-24
- 二、圣人体道24-26
- 第二节 圣人合于自然26-28
- 一、自然26-27
- 二、圣人自然27-28
- 第三节 圣人无为而万物自然28-30
- 一、无为28
- 二、圣人无为28-30
- 第三章 老子思想中圣民王的关系30-35
- 第一节 老子思想中的圣民的关系30-32
- 一、圣人常善救人30-31
- 二、圣人使民百利31-32
- 第二节 老子思想中的圣王关系32-35
- 一、圣人在智慧与道德上是君王的楷模32-34
- 二、圣人与君王都有功于社会34-35
- 第四章 老子圣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35-46
- 第一节 老子与孔子圣人思想的比较35-39
- 一、老子无德之圣人35-38
- 二、孔子有德之圣人38-39
- 第二节 老子与道家后学圣人思想的比较39-43
- 一、与庄子圣人思想的比较39-41
- 二、与黄老道家圣人观的比较41-43
- 第三节 老子圣人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43-46
- 一、老子圣人思想的历史意义43-44
- 二、老子圣人思想的现代价值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启光;;1945年以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2期
2 顾红亮;;个人观与现代性意识的关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云云;徐磊;;从《论语》中的同义词“视”、“观”、“察”看孔子的知人观[J];华商;2007年22期
4 江兵;;《老子》之圣人观[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程建平;我的“能人观”[J];价格与市场;2002年06期
6 成亚慧;;马克思的个人观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视野[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熊雪军;沈平剑;;论马克思的个人观[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3期
8 陈颜琳;;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永庆,许吉;简论李栗谷的圣人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王俊骏;;论马克思“个人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惠勤;;应当重视对于马克思主义个人观的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江光华;;孔子的“成人观”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影响[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张开焱;;诗人何为与诗人为何[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评论员;树立新的残疾人观[N];湖南日报;2000年
2 部国华;残奥会树立新的残疾人观[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黄一庆;让聋人观影无障碍[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司马童;节俭办晚会须抛弃扭曲的“能人观”[N];西安日报;2013年
5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 侯永庚;学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N];华夏时报;2001年
6 赵军;对未成年人观影的指导与责任[N];中国电影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帅建华;儒家成人观及其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红艳;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居民集体观和个人观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娄国领;秦汉圣人观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3 曲冠华;论马克思的个人观及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成亚慧;马克思的个人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琳华;日本“男色”的变迁轨迹[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史玉霞;反思“他人即地狱”蕴含的他人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龙泽黯;道家圣人观[D];湘潭大学;2014年
8 雷鑫;中国近现代个人观的历史演变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昊;《道德经》圣人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迪;先秦儒道圣人观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1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3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