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7 19:1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意义 意识形态建设 核心价值观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于上层建筑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理论贯穿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通过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论述,使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意识形态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密切相关并且影响重大,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日益增多,多元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潜移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趋弱,无疑给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很大挑战。在我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坚持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六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意识形态范畴进行了解析和阐述。阐述了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介绍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进。第三章,阐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所属的基本范畴和主要观点。第四章,论述了意识形态建设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从意识形态本身论述了其理论价值,而且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在我国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五章,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指出新时期我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途径。结论指出,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是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意义 意识形态建设 核心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3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选题的缘起8-9
  • 二、研究现状9-11
  • 第一章 意识形态概述11-20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概念11-14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特征14-17
  • 一、意识形态具有实践性14
  • 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14-15
  • 三、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15-17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功能17-20
  • 一、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17
  •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17-18
  • 三、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18-19
  • 四、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19-20
  • 第二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历史演进20-27
  •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研究的开端21-22
  •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22-23
  •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成型23-26
  • 第四节 《资本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入发展26-27
  • 第三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范畴和主要观点27-31
  • 第一节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28-29
  • 第二节 作为维护阶级统治工具的意识形态29-30
  • 第三节 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30-31
  • 第四章 意识形态建设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31-40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32-35
  • 一、遏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32-33
  • 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33-34
  • 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34-35
  • 第二节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分析35-40
  •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正确理论指导的需要36-37
  • 二、巩固经济基础的需要37-38
  •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38-39
  • 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39
  • 五、增强国家认同的需要39-40
  • 第五章 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加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40-51
  • 第一节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挑战41-43
  • 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41-42
  • 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42-43
  • 第二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导地位43-45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44-45
  • 二、推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创新45
  • 第三节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45-49
  • 一、强化人们的心理归属感46-47
  • 二、强化人们的主体意识培养47
  • 三、强化人们的责任意识教育47-48
  • 四、强化宣传教育的社会基础48
  • 五、强化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48-49
  • 第四节 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方法和手段49-51
  • 一、主流媒体要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49-50
  • 二、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山;;利益视角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创新;2010年03期

2 丁祥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J];长江论坛;2010年03期

3 谢利平;;从意识形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丁勇;;我国意识形态现状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5 冯景源;林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及意义[J];江淮论坛;2010年02期

6 利加乔夫 ,钱乃成;苏联:必然倾倒的大厦[J];当代世界;2001年08期

7 张秀琴;论意识形态的功能[J];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8 吴兆雪,叶政;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理论建设;2004年04期

9 王锦栋;耿树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理论探索;2008年01期

10 张文镝;深化对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050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50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