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6-09-29 14:34

  本文关键词: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06年

“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兰苑  

【摘要】:“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康德哲学的许多论点的基础,贯穿于整个康德哲学的始终。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只有读懂“自在之物”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康德的哲学。 康德提出“自在之物”是受了当时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尤其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影响。经验论与唯理论思想有许多对立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途径与结果三方面。它们的长期对峙与发展,为德国古典哲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由于二者在认识方面的片面性,最终都陷入了死胡同。康德认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所以陷入了困境,在于他们采取了以“认识符合对象”的认识路线,康德要颠倒这种路线,使“对象符合认识”。因此康德就要重新解释“认识对象”是什么。 “自在之物"的内容非常复杂。在认识论上,含有三层意思:一是感性的源泉。康德认为由于“自在之物”的存在,对象才能刺激我们的感官,才能产生感觉。如果没有“自在之物”,感性无从发生,经验材料无从提供,因此认识也无从开始。二是认识的界限。康德认为,“自在之物”虽然存在,但它是我们的认识所达不到的,因此它的存在意味着认识的一种界限,是认识不可逾越的标记。三是理性的理念。康德认为“自在之物”虽然不可知,但它可以作为思考的对象而存在。“自在之物”有着更深刻的意义。“自在之物”是现象世界的基础,没有“自在之物”就没有现象。人只能认识现象世界,而不能认识它背后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可以展现为多种样式,而现象只是“自在之物”呈现出来的一个方面,人们认识到的现象只是以人的能力认识到的现象,自在之物还有人的能力所达不到的许多方面。因此,“自在之物”之所以不可知,是因为人本身的有限性。康德的“自在之物”旨在告诉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要有所“畏”,要脚踏实地。 “自在之物”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自在之物”对黑格尔的影响,包括黑格尔对“自在之物”的批判以及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516.31
【目录】:

  • 前言10
  • 第一章 “自在之物”的提出10-18
  • 1.1 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康德的影响10-14
  • 1.2 “自在之物”的提出14-18
  • 第二章 “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18-28
  • 1.1 “自在之物”的内容18-25
  • 1.2 “自在之物”的地位25-28
  • 第三章 黑格尔与“自在之物”28-39
  • 1.1 黑格尔对“自在之物”的批判29-31
  • 1.2 黑格尔对“自在之物”的扬弃31-39
  • 1.2.1 黑格尔认识的“自在之物”与“现象”31-34
  • 1.2.2 黑格尔认识的知性概念34-35
  • 1.2.3 黑格尔对“二律背反”的真正解决35-39
  • 结束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附录43-44
  • 承诺书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建设;康德的“物自体”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李远行;康德“物自体”概念涵义辨析──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3 强以华;康德的认识论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李晓勇;物自体——康德哲学的关节点——从“璀璨星空”到“道德法庭”[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董翔薇;为理性划界——康德哲学观分析[J];学术交流;1998年03期

    6 钱广华;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黄勤;;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容华;刘国华;;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对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影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季丹丹;郝乐祥;;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Т.И.奥伊则尔曼;侯钧生;;康德的“自在之物”和本体[J];哲学译丛;198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荣;;康德“自在之物”理论的内在矛盾——以《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10期

    2 杨玉昌;;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重构及其意义[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兰苑;;康德的“自在之物”及对黑格尔与叔本华的影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兰苑;;康德的“自在之物”及对黑格尔与叔本华的影响[J];沧桑;2008年04期

    5 刘红琳;秦慧源;;自在之物与自由王国[J];改革与开放;2010年20期

    6 王文华;儒家与康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区别[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张亚林;江岸飞;;试论日本陶瓷器皿中的物性——日本禅文化所影射出的陶瓷中“物”性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年02期

    8 丛大川;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J];哲学动态;1995年08期

    9 曹石珠;词语的锤炼与语言事实的选择──从冯志纯《现代汉语》说起[J];怀化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10 梁树发;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有林;;学习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几点体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心铭;;“六个为什么”和“四条界限”的启示[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炳延;;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小议[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伍绍祖;;在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泰波;;在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欢迎晚宴上的致辞[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晓威;;生活会话的“味精”——流行语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修辞规律探析[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闫健;张宁生;刘晓娟;梁小兵;;低渗气藏中考虑滑脱效应的界限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春山;;浅析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之界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建华;;让合作学习因“真实”而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刘红梅;;对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问题的思考[A];西北五省(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燕;[N];解放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肖正东 通讯员 曾铭 陈斌;[N];北海日报;2011年

    3 采访 本报记者 花耀兰 通讯员 李敏;[N];检察日报;2011年

    4 周兴元 实习记者 林瑞;[N];边防警察报;2010年

    5 顾静薇 王承晔 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 肖擎;[N];长江日报;2011年

    7 余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王之泰(北京物资学院教授);[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王敏远;[N];工人日报;2000年

    10 电脑商报记者 张戈;[N];电脑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刘晓燕;特高含水期油气水管道安全混输界限确定及水力热力计算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陈杰;以康德批判哲学为进路的内向指称意义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王东海;自我、自由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6年

    5 徐燕杭;从形而上的道德理念到日常化的反思活动[D];浙江大学;2009年

    6 赵剑;康德哲学的时间视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史凯峰;充分根据律及其适用范围[D];复旦大学;2011年

    8 林孝暸;冯契自由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苑;“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D];山西大学;2006年

    2 黄博凯;近代哲学中的确定性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3 柴桦;当前高校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宁铭;合同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陈玉山;关于自由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海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西流的小河》:本体诉求与现象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振洋;合同诈骗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陈圣;中国审判权问题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9 关开运;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现象解析[D];郑州大学;2008年

    10 保静;从寂寞诗文到旷世之音[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26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