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语言中相遇

发布时间:2018-01-15 00:13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语言中相遇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海德格尔 马克思 语言 存在


【摘要】:海德格尔和马克思邂逅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基于存在论原则,在"人的感性活动"中,马克思使"语言"获得了独立;在此在的绽出的生存中,海德格尔使"存在"得以安身立命。无论是"感性的自然界"还是"存在的家",由以申说和关注的都是人本身。与此同时,基于不同的存在论路向,海德格尔的"语言"和马克思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殊。
[Abstract]:Heidegger and Marx met on the way to languag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xistentialism, Marx made "language" independent in "the perceptual activities of man". In the existence of this flaw, Heidegger makes "existence" to settle down. Whether it is the "perceptual nature" or "the home of existence", it is the man himself who is said and paid attention to by Eshen.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different ontological directions, Heidegger's "language" and Marx's "language" inevitably diffe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武汉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2014113010203)
【分类号】:B516.54;B038
【正文快照】: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邂逅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基于存在论原则,在“人的感性活动”中,马克思使“语言”获得了独立,即是说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在此在的绽出的生存中,海德格尔使“存在”得以安身立命,即是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无论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还是此在的存在天命,由以申说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恒森;;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谈认识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也是实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干成俊;感性活动: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石[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邓晓臻;;存在:价值的历史实现形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4 邓晓臻;;“人的感性活动”在马克思存在思想中的地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张子礼;邓晓臻;;人的感性活动视域中的“有”“无”之辩[J];齐鲁学刊;2008年01期

6 于桂凤;;从“感性对象”到“感性活动”:人的重新理解[J];齐鲁学刊;2010年06期

7 陈立新;李齐;;从感性活动出发开启的哲学任务[J];东岳论丛;2011年04期

8 涂良川;;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马中;;实践的定义质疑[J];学术月刊;1981年06期

10 王南n\;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关于哲学对象问题的思考[J];哲学研究;198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维祥;段勇;;“自由”与“人的全面发展”[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石敦国;;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及其对形而上学之谜的解答[A];2007年全国哲学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 杨艳萍;实践是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根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陈遵沂;哲学蕴涵想象[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晋骞;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再理解[D];吉林大学;2006年

2 侯永刚;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孙成竹;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蕾;马克思的感觉理论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2 甘小华;回到感性活动本身[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s,

本文编号:1425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25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