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还是“重建”——论中国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的命运
本文选题:形而上学 切入点:科学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中国哲学史现代转型的主体内容即是形而上学的重建。而重建的理论前提则是中国哲学中形而上学的合法性问题。客观上,围绕此问题展开的一系列讨论构成了近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潮。面对拒斥,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不但没有被消解、降格,反而作为中国哲学转型的观念性前提,成为"写的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并在事实上推动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研究。因此,准确梳理形而上学在近现代哲学史中的复杂命运,正确把握形而上学观念的现代演变,揭示现代形而上学重建的重大意义,才能正确审视中国哲学史自身的发展路向和现代开展。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taphysics, and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reconstruction is the legitimacy of metaphysic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about this issue constitute the metaphysical trend of thought in modern philosophy. In the face of rejection, metaphysics in Chinese philosophy has not only not been dispelled, but also taken as the ideological premi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It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written, and in fact has promoted the research of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Therefore, the complex fate of metaphysic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is combed accurately, and the modern evolution of metaphysics concept is correctly grasped. Only by revealing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taphysics can we correctly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modern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潮研究’(15BZX057)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目(LJQ2014051)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浦国雄;五十年来日本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2 李红;分析哲学之于中国哲学的意义——全国第二届“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0年11期
3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点易学方向招生有关事宜[J];周易研究;2000年03期
4 赵剑英;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J];学海;2000年02期
5 安希孟;“冷点问题探索”与“中国哲学世纪”[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3期
6 韩进军;解读中国哲学的网上纽结——读《中国哲学范畴通论》[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7 李铁映;致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05期
8 任继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J];中国哲学史;2001年01期
9 李存山,魏长宝;濯旧来新道问学——评《中国哲学范畴通论》[J];学术界;2002年02期
10 黄德昌;天人主轴 字义精微——评《中国哲学范畴通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桂钿;;研究中国哲学必须研究社会现实[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王兴国;;从中国哲学的实践特性看其当代价值[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锡蓉;;对“哲学”另一取向的追问——兼及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安乐哲;张燕华;;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倾向及障碍[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5 戴卡琳;;“中国哲学”:‘正名'还是‘姓氏'?[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6 许苏民;;明清之际中国哲学的突破[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黎文;;中国哲学在海外(一)[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8 贡华南;;论象[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魏长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苟小泉;;再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长宝;“重写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洪修平 白欲晓;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2年
3 梁枢邋柳霞;西方语境里的中国哲学(上)[N];光明日报;2007年
4 梁枢邋柳霞;西方语境里的中国哲学(下)[N];光明日报;2007年
5 南开大学哲学系 李翔海;30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6 毛志辉 书评人;挑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起源主流观点[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余之;新中国哲学的轨迹[N];光明日报;2000年
8 王晓朝 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从哲学的希腊性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组织委员会主任 杨振武;肩负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的神圣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成中英 Cheng Chungying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始人及总编 张小溪 采访整理;在英语世界呈现中国哲学的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东鹏;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D];山东大学;2012年
3 耿开君;中国文化的“外在超越”之路[D];南开大学;1996年
4 金丽;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大众实践[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硕;《周易程氏传》的“感应”思想[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璐;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3 徐风;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吉钰佩;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D];湘潭大学;2012年
5 张力澎;试论“中国哲学的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支江;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毛国民;论孟旦对中国哲学中人之概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苏晓冰;梦与觉:中国哲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樊中泳;张东荪论中国哲学:知识社会学的进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振;德性分析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6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65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