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治”与近世儒家的治道传统
本文选题:“以法为治” + 纪纲法度 ; 参考:《文史哲》2017年04期
【摘要】:近世儒家把握到了政治社会演变的强烈法度化特征,提出"以法为治"的典型概括。他们熟用的"法"、"法度"等概念涵盖了礼乐政刑、纪纲法度。法被视为基于天理人情的体现公共实践理性的规则集群,并依据文明演进经验衍生出了一套法史观,以三代之法与后世之法的张力显示出传统根基上的因承损益机理。而基于礼与政刑的辨析,叶适等人为礼乐优先的儒家法传统强化了社会理论的阐释维度,推进了社会秩序与政刑之治的反思。依据治人与治法的关系,近世儒家还更新了对于政治类型的理论概括,承认"以法为治"、"以法为定"的客观性,从礼法与共治双重主体意义上强调治人的积极性,警惕"任法"模式的偏颇。这种法度中心、礼法本位的儒家治道论,追求一种优良的法治型态,为我们重新理解中华法系的法治资源提供了重要视角,也有益于清理现代国人片面理解法治而产生的迷思。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Confucianism grasped the strong leg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evolu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typical generalization of "rule by law". The concepts of "law" and "law", which they are familiar with, cover the principles of propriety, music and punishment. Law is regarded as the rule cluster which embodies the rationality of public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principles and human feelings, and a set of historical view of law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civilization evolution.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law of three generations and the law of later generations shows the mechanism of gain and los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priety and punishment, Ye Shi's Confucian tradition of giving priority to ritual and music strengthens the explanation dimension of social theory and promotes 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order and governance of political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ing people and governing law, the Confucian school has renewed its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of political types, acknowledging the objectivity of "governing by law" and "governing by law", and emphasizing the initiative of governing people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dual subject of ritual law and co-rule. Be on guard against the bias of the "Ren Law" model. This kind of law center, the Confucian rule of law theory based on etiquette and law, pursues a kind of fine rule of law,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for us to re-understand the legal resources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and is also beneficial to clearing up the myth that modern people understand the rule of law one-sidedl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治道传统中的公共理念及其现代转换研究”(15BZZ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男,郑维东;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张丽华;;关于儒家传统的思考——读彭国翔的《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J];孔子研究;2008年01期
3 杜维明;;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J];中外法学;2010年03期
4 赵阳;朱丽霞;;法治视野下儒家和谐思想的价值反思[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贾丽民;;论儒家传统个人伦理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叶飞;;儒家的三种传统及其现代命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干春松;;儒家如何参与制度重构?[J];南风窗;2012年19期
8 胡治洪;;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及其真精神[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邓新文;;儒家富强观试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张千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儒家传统?[J];新产经;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4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9 任东升;马月兰;;希伯来先知与儒家圣人比较研究[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10 朱富强;;儒学重塑与社会可持续发展[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儒家认同的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4 本报记者 褚国飞;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纯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N];文汇报;2011年
6 牟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祝瑞开谈儒家的核心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杜维明;人文精神的现代回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郑丽虹;儒家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资源[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青;当代儒家要发扬孟子的精神[N];深圳商报;2009年
10 中山大学教授 袁伟时;儒家是宪政主义吗[N];南方周末;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孝青;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娟;论儒家天道德性生态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养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2 郑茜;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3 宋正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的困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海洋;儒家和合世界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宋巍巍;儒家和谐政治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常佳;儒家民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韩金梅;儒家生态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磊;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比较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种丹;儒家身份伦理与人权观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98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89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