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站在“中华立

发布时间:2018-05-26 23:15

  本文选题:汤氏哲学 + 三大坐标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考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史",汤一介师总结出"比较哲学"中"依附-影响"、"相符-大影响"、"超出-长影响"之三条规律,"求同法"、"求异法"与"求新法"之三大方法等,并极具创意地构建出"比较哲学"中"非有非无"、"非常非断"、"非实非虚"之三大坐标。与丹普弗等"欧西中心主义之比较哲学"、格拉泽纳普等"印度中心主义之比较哲学"以及安乐哲等"中西并置之比较哲学"不同,汤师之"比较哲学"书写,是站在"中华立场"而展开,是他们之外的另一种"比较哲学"类型,其"格式"是"中华主义"的,是"并置中之偏中派"。通过"比较哲学"而构建"世界哲学",是日本中村元与美国巴姆之共同目标;然汤师却未步其后尘,成功绕过"世界哲学"陷阱,自始即不将"比较哲学"之目标设定为构建"世界哲学"。
[Abstract]:After revie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to Chinese history, Tang Yijie Master sums up three laws of "attachment and influence", "coincidence and great influence", "transcendental and long-term influence", "seeking common ground", "seeking difference" and "seeking new methods"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etc. And creatively construct the three coordinates of "non-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very non-broken" and "non-real non-virtual"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ifferent from the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Osci centrism, the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Indian centralism of Glazer and the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such as Anle Zhe, Tang Shi's "comparative philosophy" was written. It is a kind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whose "form" is "Sinicism" and "juxtaposed in the middle". Constructing "world philosophy" through "comparative philosophy" is the common goal of Nakamura in Japan and Bam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Tang Shi did not follow suit and successfully bypassed the trap of "world philosophy". From the beginning, the go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was not set as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南亚与东亚语言文化系;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论”(项目号15ZXA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比较哲学史论”(项目号16BZX035)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化西文献编纂及研究”(中宣办发[2015]49号)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薄喜如;试论比较哲学的性质[J];求是学刊;1990年02期

2 史进 ,刘俊哲;比较哲学的方法论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3 R.帕尼卡尔 ,刘德中;比较哲学:比较什么?[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9期

4 彭越;西方比较哲学发展概述[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5 范传鸿;;关于比较哲学的一点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倪培民;;探涉比较哲学的疆域[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7 牟博;储昭华;金兰;;关于“四宗罪”的评析与比较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世界哲学;2007年01期

8 张志伟;;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如何可能——关于比较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学术月刊;2008年05期

9 何关峰;;比较哲学方法论研究述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胡岩;;解释与创造:比较哲学研究的两种定向[J];云梦学刊;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淼洋;;世界性、多元性、互补性——比较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演讲人 田辰山;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牟博 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哲学系;关于哲学研究的比较哲学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牟博 美国圣荷塞州立大学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比较哲学中的建设性交锋-交融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939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939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5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