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言:意象哲学简论
本文选题:中国哲学 + 意象哲学 ; 参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意-象-言,是易道之全体大用,贯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未发已发、本末源流、有无显微、性相体用,以同观之,莫非"意象",故曰"意象哲学"。与此相应,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特质的诠释,既非"本体诠释",亦非"现象诠释",而是"意象诠释"。返之,意象哲学便是以易、道、心三者为本体之一贯的哲学,具有思维圆融性、结构整体性与形态意象性三特质的哲学。以史观之,意象哲学是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和诠释,是"无我"的、"史学"的、主客二分的"照着讲",是思维方式与诠释方法;以论观之,意象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重构与发展,是"有我"的、"哲学"的、主客一体的"接着讲",是哲学观与本体论。简而言之,意象哲学是以"意-象-言"这一思维-结构为核心的方法论与本体论,意在揭示传统哲学固有之特质性,从而确立其主体性,彰显其民族性。
[Abstract]:Meaning-like-word, is the change of all great use, through the entir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Have not been issued, the end of the stream, whether there are microscopic, sexual body use, with the same view, is not "image", so called "image philosophy." Accordingly, the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body with one source and microscopic separation" is neither "Noumenon interpretation" nor "phenomenal interpretation", but "Image interpre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mage philosophy is a philosophy with three characteristics: change, Tao and mind, which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thought, structure integrity and form image. In the view of history, image philosophy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mage philosophy is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short, imagery philosophy is a methodology and ontology centered on the ideological-structure of "meaning, image and speech", which is intended to reveal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hus establishing its subjectivity and showing its national character.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
【分类号】:B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英;中国哲学史百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哲学史;2001年01期
2 顾智明;民族精神精华的通俗解读——评《故事本中国哲学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陈多旭;中国哲学史写作相关问题的讨论述评[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南金花;超越合法性危机 重写中国哲学史——“重写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4年05期
5 张汝伦;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平飞;;中国哲学史书写的模式与前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周海春;;“中国哲学史”的歧义与中国哲学的未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柴文华;;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田文军;杨姿芳;;谢无量与中国哲学史[J];江海学刊;2007年05期
10 张彦修;;当代中国哲学史教学改革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文;;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与重写中国哲学史[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卫平;;走向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金岳霖与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独立性[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景海峰;;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及其所面临的困境[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柯雄文;施忠连;李武进;;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6 陈卫平;;探求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独立性——从胡适到冯友兰[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根友;;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换——对冯友兰哲学史范式演变之反思[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郁有学;;哲学与哲学史之间——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作用以及世界哲学的未来[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高秀昌;;冯友兰先生重写“中国哲学史”简评[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蒙培元;;境界:概念与直觉——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总结”[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永捷;关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高秀昌;“中学西范”依然是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模式[N];光明日报;2004年
3 陈国令;中国哲学史告诉我们什么[N];解放军报;2000年
4 中国哲学、儒学研究专家 南京大学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 阎韬;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为何占有重要地位[N];光明日报;2013年
5 高秀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中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写作范式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林可济;亲历者回顾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吴根友;“启蒙”观念与中国哲学史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杨海文;“重写”中国哲学史如何可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方朝晖;中国哲学史:一个亟须重新检讨的学科[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郑家栋;后“疑古时代”的“中国哲学史”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立强;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尝试与创新[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胡乃望;道德自我与中国哲学史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姜晓辉;论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郝松松;谢无量哲学史观与研究方法探析[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吴斌;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6 李芬;论冯契叙述中国哲学史的新范式[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95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99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