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刘禹锡的社会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5 22:01

  本文关键词:刘禹锡的社会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政治日益腐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唐王朝先后涌现出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对革除弊政有着强烈的渴望,踊跃参与政治革新运动,为革新运动献计献策。刘禹锡正是这个时期的杰出的代表者之一,刘禹锡的思想正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产物。本文主要就刘禹锡的哲学思想、社会控制和社会化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探讨本选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并对学术界关于刘禹锡的社会思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二部分:刘禹锡的天人秩序观。共分两节,第一节“天人之分”思想,主要对“天人之分”的内涵进行阐释,分析了荀子、庄子和王充等人的“天人之分”的思想,指出刘禹锡的“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第二节“天人交相胜”思想,首先对刘禹锡“天人交相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再详细论述了他的“天人交相胜”思想的内涵及意义。第三部分:刘禹锡的社会控制思想。共分三节,第一节社会控制的基本模式——“三王之道”,阐释“三王之道”的内涵和刘禹锡对“三王之道”的观点;第二节社会控制的必要条件——“人之道在法制”,论述刘禹锡的“法制”社会控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在进一步阐释他社会控制思想的作用和历史意义;第三节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声”与“实”的问题,通过其文章《讯氓》引出刘禹锡对为政之道“声”与“实”关系的论述,结合刘禹锡生平的政治实践来反映出他在政治上的求实精神,最后结合刘禹锡在《答饶州元使君书》一文中同元使君探讨“明体以及用,通经以知权”时所提出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对刘禹锡的社会控制思想中的“声”、“实”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第四部分:“圣王”、“贤臣”等社会化思想。共分三节,第一节社会化的基础——“人禀五行之气”,结合社会化的理论,说明五行之气在刘禹锡社会化中的基础地位,阐释刘禹锡对社会化基础的独特观点;第二节社会化的方式——“观书”、“观意”等,通过论述社会化的必要性再进一步的说明如何社会化的方式,刘禹锡对待社会化的方式主张以儒为核心,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化,注重个人的道德内化,提倡圣贤的道德榜样力量;第三节社会实践——“救善人去恶人”,“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对当时奸党当道,公理难明的政治时局深感愤慨,他在《救沉志》的文章中提出了“救善人去恶人”的观点,刘禹锡在文章中通过论述对当时政治时局的不满,提出要“救善人去恶人”的政治主张,进一步的论述刘禹锡为政观中的社会实践道路。
【关键词】:刘禹锡 天人秩序观 社会控制 社会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41.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1.绪论9-14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9-10
  • 1.2 研究的现状10-14
  • 2.刘禹锡的天人秩序观14-24
  • 2.1“天人之分”思想14-19
  • 2.2“天人交相胜”思想19-24
  • 3.刘禹锡的社会控制思想24-33
  • 3.1 社会控制的基本模式——“三王之道”24-26
  • 3.2 社会控制的必要条件——“人之道在法制”26-28
  • 3.3 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声”与“实”的问题28-33
  • 4.“圣王”“贤臣”等社会化思想33-42
  • 4.1 社会化的基础——“人禀五行之气”33-36
  • 4.2 社会化的方式——“观书”“观意”等36-38
  • 4.3 社会实践——“救善人去恶人”38-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父;;关于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J];江汉学报;1962年07期

2 蔺茹萱;;关于刘禹锡的籍贯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1期

3 卞孝萱;从“寄湖南幕中亲故”诗探索刘禹锡的母系——兼论“曲石唐志”二方的史料价值[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4 郭广伟;;刘禹锡生地考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5 郭广伟;刘禹锡氏族考辨——与卞孝萱先生商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6 周凯;;题录刘禹锡陋室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7 卞孝萱;;《刘禹锡生地考辨》质疑[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8 郭广伟;;刘禹锡“亲故”考辨——与卞孝萱先生商榷[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9 肖瑞峰;;论刘禹锡诗中的佛教烙印[J];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03期

10 张碧波,吕世纬;论刘禹锡和佛教禅宗[J];学术交流;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水j,

本文编号:251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1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