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德里达解构思维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9:23
【摘要】: 解构思维方式源自于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他全面论述了解构思想并运用它来阐释传统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他拘泥于对解构的一味追求,从而走向了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由于他看问题视角独特,立即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激起了无数文人学者的研究兴趣与热情。时下,解构已成为一个时髦的代名词,人们在思考日常问题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运用着解构思维方式。然而,解构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词汇,它的优势和缺陷都非常鲜明。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导致了对解构思维方式认识的偏颇,消极主义者把它当作虚无、游戏的代名词,主张与其划清界限;积极主义者则把它当作治疗一切问题的妙方,主张解构到底。笔者看来,他们都缺乏对解构思维方式的客观全面公正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的对解构思维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新的发现。 全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和结语主要从研究的初衷和总结上把握全文。 正文第一部分对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及其解构思维方式的内涵等问题展开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德里达的解构思维方式。文章首先对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渊源及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不是空穴来风,它有很深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文章在论述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时,主要从传统形而上学与社会现实的批判两方面进行,进而由解构思想内容展开对解构及解构思维方式的研究。文章认为,解构本身有着“破坏”、“拆除”的意思。在哲学上是指对传统形而上学中的权威、中心和在场的批判甚至是否定,在文本中是指对“结构的解构”,在现实中是指对当下问题的批判、反思和质疑。解构思维方式是指以解构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客观揭示其批判性、多元性、开放性、动态性及差异性特征在认识事物中所起的作用,以永恒追求解构事物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模式或思维方式。它具有动态易变性、差异多元性、批判彻底性、自由公正性、人文关怀性、游戏虚无性、思维辩证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解构思维方式是对以往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它实现了由静态性思维向动态性思维,由机械性思维向辩证性思维,由单一性思维向全面性思维的伟大超越。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论文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视域全面认识和把握德里达的解构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澄清它的诸多是非,给其一个公道的诠释。所谓从马克思主义视域看解构思维方式,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解构思维方式进行辩证认识与全面评价。解构思维方式是思维创新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若能对其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兴利除弊,则会产生不斐的价值。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人学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既肯定它的价值所在,同时又挖掘其致命的缺陷:失根性、非逻辑性、虚无性以及由于一味的解构所导致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偏离,由反形而上学走向新的形而上学等。文章认为,德里达解构思维之所以有着致命的缺陷,其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解构思维没有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看问题;二是德里达没有真正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工具,尽管他曾一度关注过人的问题,但他对问题的解决是抽象的、神秘的,没有充分意识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离开了社会实践,现实人的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因而我们要避免这种研究缺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运用解构思维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第三部分深深挖掘了解构思维方式的当代价值。本文认为如果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来研究解构思维方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便会发现它对当今的发展有着不斐的价值。合理的运用解构思维方式有助于突破思想“藩篱”,有利于丰富思维创新的形式,更多的关注“他者”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构建。解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也使我们反思如何才能合理的建造人类精神家园,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文化成果,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思维就容易失去方向,难以辨别是非。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089
本文编号:2701205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08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海燕;图形创意中解构思维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2 庞广永;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新教材解构维度下的教师发展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1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