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卢卡奇晚年异化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23:38
【摘要】:卢卡奇晚年在对马克思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后,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创造性的构想,并指出当时思想中的错误: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根基的背离,对实践的狭隘理解,以及将在方法论上处于核心的总体与经济的优先性进行对立等。卢卡奇晚年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变化,面对资产阶级通过对整个消费品市场进行把控,使人们彻底丧失了自由这一情况,意识到必须要清算自己早期思想上的错误。晚年卢卡奇面对自己早期思想中的错误,重新理解了哲学与经济学的关联,认为马克思看到了经济现实及经济范畴的历史性与发展矛盾;将劳动与本体论引入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正确地将异化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开展了对自己早期黑格尔式辩证思维的批判,认为自己早期未能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全面的唯物主义改造,意识到应坚持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书中,卢卡奇对其异化理论进行了完善与丰富。首先,对物化、异化等重要范畴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物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物化严重和广泛的程度达到一个极高地步才会发展成异化,异化的本质是本体论上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颠倒。其次,卢卡奇认为,异化主要存在于经济生活关系和意识形态两大领域,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异化中对日常生活的个人影响最大的形式,从宗教视野对异化现象进行考察是极为重要的。最后,卢卡奇在意识到异化对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及未来的发展的恶劣影响后,提出个体对自身局部性和自在合类性的超越是扬弃异化的两条线索。卢卡奇晚年在对其异化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提出了意识形态异化、人的价值形成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激励人们去思索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拓宽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更是对当代社会人们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处境,走出文化困境,摆脱异化生存状况提供了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08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静志;;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看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7期

2 孙民;齐承水;;论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3 杜娟;;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论缺陷[J];学术交流;2018年06期

4 夏玉霜;;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及其当代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09期

5 张亚玉;;卢卡奇物化思想与马克思异化思想之比较[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7期

6 安稚桥;;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J];知与行;2017年04期

7 程思雨;;卢卡奇哲学思想初解[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8 胡纯华;;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异化思想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9 于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之特色——在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视阈下[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杜娟;;新时期学界对卢卡奇人民性理论的接受[J];学术交流;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立;;他始终是个发现者——卢卡奇及其著作[A];外国哲学(第2辑)[C];1982年

2 齐泽克;孙一洲;;作为列宁主义哲学家的格奥尔格·卢卡奇[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4)[C];2017年

3 罗纲;;一种浪漫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卢卡奇对反讽辩证法的演进[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何雯;;关于阶级意识问题的思考——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A];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5 马拥军;;从唯心主义总体性到唯物主义总体性——兼评卢卡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自我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刘振起;;“自然即社会范畴”思想解读——浅析卢卡奇的历史—自然观[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双利;;内在的超越——卢卡奇论辩证法与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10 陆凯华;;何谓悲剧的“形而上学”?——卢卡奇《悲剧的形而上学》中的浪漫主义与德国观念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4)[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大学哲学系 刘雪丽;卢卡奇辩证法视域下的现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建茵;基于审美与生活关系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逯晓芳;评析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几个观点[N];发展导报;2017年

4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为卢卡奇寻找回来的青年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袁一达(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99级博士生);对卢卡奇思想的独到见解[N];云南日报;2001年

6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 黄力之;“卢卡奇现象”:品质重于文本[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王凤才;卢卡奇何以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N];学习时报;2004年

8 于冬云/编写;物化与焦虑[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李小贝;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理论家[N];文艺报;2015年

10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李晓敏;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文化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敏;论卢卡奇历史辩证法的形成及开展向度[D];武汉大学;2018年

2 包红梅;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3 卞友江;论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袁一达;卢卡奇晚年三大理论创新[D];北京大学;2002年

6 单传友;卢卡奇物化批判的重新审视[D];复旦大学;2014年

7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8 孟Pr;民主化与人类解放[D];南开大学;2014年

9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李映冰;审美意识形态的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霞;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凯莉;后卢卡奇时代的物化理论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周昕慧;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的劳动思想[D];山东大学;2019年

4 邓沁汶;卢卡奇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D];武汉大学;2019年

5 任怡琳;卢卡奇晚年异化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9年

6 曹可;卢卡奇物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D];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

7 李鑫浩;《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象学构图[D];吉林大学;2018年

8 王宣珂;卢卡奇与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9 王健男;论卢卡奇对列宁主义的理解[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10 赵秀梅;卢卡奇与马尔库塞的物化批判理论之比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3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3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