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胡适的“科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0-06-09 21:00
【摘要】: 胡适是“五四”时期在中国大力宣扬“科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终生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以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人物,而不是盲从和迷信,并身体力行致力于科学的推广,在他践行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观”思想。 他在解释“科学”的概念时强调,“科学本身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态度,一种精神”。科学的目的不是致用,只是求知(或者说是致知求真),它具有实证性、合理性、普遍性的特征及其自身价值。 胡适“科学观”思想的核心内容,即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他认为“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存疑精神、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不盲从、独立评判的态度与独立思考的方法;一种无征不信的态度和思起于疑的方法:一种注重事实和证据、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一种勇于探索的态度与大胆创新的方法。而胡适的学术生涯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展开的,他把西方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文史社会科学领域,并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的口号。他终身所倡导的科学方法就是“实用主义”的方法。胡适根据自己的理论旨趣和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取舍和阐发,从而使实用主义表现出一种异样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形态。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其突出特点便在于:以方法论来化约整个实用主义体系。他对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没有进行深层次探究,而是以“怀疑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去把握它。他的方法论是由三个步骤组成的,即:“怀疑——假设——求证”,这构成了他的实用主义方法论的精髓。在他看来,发现假说和证明假说是科学方法的两个主要环节,而且他提出在建立假说的过程中,“演绎和归纳相互为用的,忽而归纳,忽而演绎,忽而又归纳……都是不可少的”。从胡适对科学方法的阐述中,可以看到他是方法论上的假说主义者。 胡适“科学观”思想的系统研究,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淅闻;;论胡适的文化救国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徐茜;;四面楚歌、腹背受敌——20年代“整理国故”运动的困境[J];理论月刊;2008年04期

3 胡逢祥;;“科学方法”输入后的中国现代史学之走向[J];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4 关明国;孙雪英;;胡适的国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忻剑飞;方松华;;胡适[J];探索与争鸣;1987年01期

6 赵金红;论胡适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贡献[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黄克剑,吴小龙;胡适“科学的人生观”的得与失[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8 雷颐;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劢的历史命运[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9 张书学;胡适史学方法论再认识[J];齐鲁学刊;1995年04期

10 顾红亮;胡适范式的解释学意义与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张海晏;;杜威的历史方法及胡适对它的诠释与应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田建民;;重史求实、新旧兼容的学术原则与治学方法——从钱钟书对胡适和周作人的批评及对文言与白话的评说谈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柳芳;;胡适和民国时期的大学体制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黄书光;;试析胡适“文学革命”对国语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7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丕洋;;评胡适的真理观[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10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明远;胡适的经济生活[N];南方周末;2004年

2 陈平原;“大家”与“全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伍立杨;两本胡适传[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4 余岸竹;胡适先生掠影[N];团结报;2000年

5 ;湖北省出版《胡适与<自由中国>》[N];湖北日报;2004年

6 谢泳;大树凋零[N];华夏时报;2002年

7 张树伟;“我比胡适还理解胡适!”[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杜德机;胡适与钱锺书[N];东方早报;2010年

9 风石堰;自由与容忍之间的胡适[N];文学报;2004年

10 李国涛;重寻历史的真相[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6 宁莉娜;中国近代文化革新视域中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周璇;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邱建伟;走向“天人合一”[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艳;论胡适的“科学观”及其当代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霞玲;胡适的科学文化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4 李凌;从“人”的解放看鲁迅与胡适的内在精神联系[D];河北大学;2003年

5 刘恩贤;胡适的中国文学观[D];青岛大学;2004年

6 唐亚军;胡适人权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江平;胡适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8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余敏;胡适思想矛盾的表现与解读[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胡琴娥;胡适实验主义方法再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5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5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