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叔本华的幸福论
发布时间:2017-04-03 00:04
本文关键词:评叔本华的幸福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幸福的讨论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人们自古至今不变的追求。近几年幸福论更成为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叔本华虽是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其幸福论思想的根本意义在于强调人幸福的来源及对人的痛苦本质的揭示。尤其在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还有很多问题不容我们忽视,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滋生,幸福悖论问题、环境污染等。因而研究与分析叔本华的幸福论对当下人们幸福的获得及构建中国幸福社会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首先,本文在简述叔本华生平事迹的基础上,梳理他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阐述其性格与经历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次,从叔本华幸福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入手,概括分析叔本华所处时代的特征及其幸福论思想产生的哲学依据。再次,系统、全面的梳理叔本华的幸福论思想:第一,厘清叔本华对“幸福”的界定。他将意志本体论作为其哲学的根基与依据,通过对幸福与意志的讨论,将幸福定义为意志的满足。他在肯定意志的盲目性、欲求性和无限性的同时,指出幸福具有否定性、暂时性和有限性的一面。第二,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三方面阐述并分析了叔本华对幸福来源的分类。叔本华充分肯定人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其幸福与否的关键因素,但过分强调素质的先天性差异,带有明显的宿命论倾向。第三,从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出发,论述其对获得幸福途径的理解,并分析人幸福的获取与意志之间的关系。第四,在全面把握叔本华幸福论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其思想在肯定人自身对幸福的影响及幸福论思想中所蕴含的悲观主义对人类具有的反省功能的积极意义,并阐述叔本华幸福论思想所忽视的人的社会性本质,宿命论倾向及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的局限性。最后,通过对叔本华幸福论思想的认识,借鉴其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并通过反思其理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阐述其思想对人获得幸福和构建我国幸福社会的积极启示。 综上,叔本华的幸福论思想固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始终无法超越他的意志本体论和悲观主义局限,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它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基本出发点,探究人类的幸福问题,才能使我们在提升幸福感的问题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叔本华 幸福论 意志 欲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1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叔本华其人其说9-11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11-12
- 1.2.1 问题的提出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叔本华幸福论思想研究述评12-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4 研究方法15-17
- 2 叔本华幸福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根源17-25
- 2.1 叔本华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17-20
- 2.1.1 社会的经济、政治处在转折期17-18
- 2.1.2 理性主义出现危机18-20
- 2.2 叔本华幸福论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20-25
- 2.2.1 柏拉图的理念20-21
- 2.2.2 印度佛学思想21-23
- 2.2.3 康德的自在之物23-25
- 3 叔本华幸福论的主要内容25-35
- 3.1 叔本华对幸福的界定25-27
- 3.1.1 幸福的性质25-26
- 3.1.2 衡量幸福的标准26-27
- 3.2 幸福的来源27-31
- 3.2.1 人的自身27-29
- 3.2.2 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29
- 3.2.3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29-31
- 3.3 获得幸福的途径31-35
- 3.3.1 减少对意志的刺激31-33
- 3.3.2 艺术——意志的暂时否定33
- 3.3.3 禁欲——意志的绝对否定33-35
- 4 对叔本华幸福论思想的评价35-43
- 4.1 叔本华幸福论思想的积极性35-37
- 4.1.1 强调人获得幸福的内因作用35-36
- 4.1.2 具有反省人类自身的功能36-37
- 4.2 叔本华幸福论思想的局限性37-39
- 4.2.1 带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和宿命论倾向37-38
- 4.2.2 过分强调非理性因素并忽视人的社会性本质38-39
- 4.3 叔本华幸福论的启示39-43
- 4.3.1 幸福的获得不能忽视人的需求的满足39-40
- 4.3.2 个人的幸福不能脱离于社会而获得40-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步楼;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江汉论坛;1995年06期
2 杨慧;杨慧林;;走出西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樊篱[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3 柴忠月;;终极的痛苦和有限的幸福——论叔本华人生哲学[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武永江;;叔本华痛苦哲学视阈的幸福观[J];医学与社会;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评叔本华的幸福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