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10-21 05:17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是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从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转变为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从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受到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官僚买办势力的阻碍,步履艰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首要的历史任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一是儒学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儒学所依附的封建政治制度逐步解体,意识形态上的儒学走向终结;二是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的变化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儒学的地位及影响日渐萎缩,处在不断破解和碎片化之中,逐渐失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独尊位置。儒学面临着现代转化的压力,儒学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儒学自身的生存问题,还涉及到近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儒学经历了一个失去权力庇护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直至从社会独尊位置跌落;儒学也经历了一个被质疑、被否定、被批判但又迎来发展机遇并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对儒学发展以及儒学现代化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托古改制、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儒学分别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实现融合,在现代转化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儒学现代化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沿着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基本途径,准确把握儒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推进儒学现代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儒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现实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起和主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主要的创新点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第一章以社会转型的概念入手,对社会转型的涵义以及原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然后由社会转型引入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历史任务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分析,目的是为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论证。社会转型必将带来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的变化,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中必然要适应转型进行现代转化。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儒学现代化的方向,而儒学现代化曲折历程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第二章是封建社会瓦解与儒学意识形态的终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瓦解,传统儒学遭遇近代危机。洋务运动在儒学经世致用的逻辑中展开。甲午战败宣告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国家只有制度变革才有希望。康有为托古改制推行变法,以政治改良为目的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成为近代推动儒学现代化的第一人。但是,无论是改良还是改革,都挽救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宣告封建社会终结,依附于封建政体的儒学解体。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专制的历史任务,封建文化残余仍然有社会基础,这是民国初年出现尊孔复辟逆流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文化开展了彻底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意识形态上的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使儒学脱离封建专制的束缚,结束意识形态独尊的地位,儒学以它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的特点,成为建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2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儒学现代化思想重镇,诞生了一批汇通中西的现代新儒家,他们构造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为推动传统儒学现代转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与吸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与儒家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将儒家文化中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代获得新的活力,促进了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马克思主义从儒家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更加契合中国的现实,顺利实现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对儒学借鉴与吸收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的典范,是儒学现代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五章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新开展。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正常进行的儒学研究在60年代受到“左”的思想干扰,打乱了儒学研究的正常进程,直至完全中断了大陆作为学术流派的儒学现代化。流亡海外的一批现代新儒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续推动儒学现代化,取得积极的学术成果,为扩大儒学的海外影响做出了贡献。80年代,海外现代新儒学的成果介绍到大陆,助推了大陆儒学热。在内地,大陆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以及新世纪的“儒学复兴”,儒学现代化重启。儒学现代化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而且出现不同立场、观点与路向的现代化。结语部分通过对一百多年儒学现代化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实践,展望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儒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一种新形式与新形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主导形态,但它并不排除其他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在价值上是多元的,在信仰上坚持自由原则,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谨防儒学消极因素的渗入。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的研究现状
(二)儒学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及儒学现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界定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
二、社会转型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力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
三、中国革命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儒学、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一、儒学及发展阶段
二、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一、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与衰败
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儒学古今之争与经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洋务运动
一、西学经世与洋务运动的逻辑展开
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用观
三、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与体制变革的呼声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传统儒学危机
一、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对传统儒学的抨击
第四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启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一、康有为“托古改制”变革儒学思想的形成
二、康有为给资产阶级学说穿上传统儒学外衣
四、康有为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思想进行糅合
五、康有为援西入儒推动儒学现代化评析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一、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对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攻击
二、新式教育与废除科举对儒学的冲击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与制度儒学的终结
四、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呼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二、民国初年尊孔复辟的逆流
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一、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实质
二、新文化运动“批孔”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二、现代新儒家重启儒学现代化
第四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对儒学现代化的贡献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接着讲”
二、冯友兰新理学形而上学
三、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观
四、冯友兰新理学的文化观
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说
六、冯友兰构建新理学思想体系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新儒家在儒学现代化上的特点
一、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二、现代新儒家引西援儒促进儒学现代转化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拒绝与排斥
四、现代新儒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吸收
第一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爱国主义运动酝酿与爆发
二、“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出路的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一、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现实斗争的需要
二、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吸收
一、对儒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和弘扬
二、对儒家知行学说的改进与发展
三、对儒家辩证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四、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五、对儒家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六、对儒家修身观与道德观的借鉴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新开展
第一节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与儒学研究的开展
一、建国之初的文化建设方针
二、儒学在学术上的研究与探讨
三、儒学现代化进程的暂时中断
第二节 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和儒学现代化的再认识
一、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二、海外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重启
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儒学研究的恢复
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儒学与现代化的认识与争论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传统文化复苏及儒学热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复兴”与儒学现代化路径
第四节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儒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资源
二、儒学蕴含可继承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
三、儒学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一、儒学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儒学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基本途径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改造儒学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
二、系统研习传统儒学经典重新阐释儒学
三、儒学吸收包括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四、儒学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警惕消极因素渗入
一、 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二、 传统儒家伦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压抑与漠视
三、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四、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与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9689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的研究现状
(二)儒学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及儒学现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界定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
二、社会转型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力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
三、中国革命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儒学、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一、儒学及发展阶段
二、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一、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与衰败
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儒学古今之争与经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洋务运动
一、西学经世与洋务运动的逻辑展开
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用观
三、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与体制变革的呼声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传统儒学危机
一、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对传统儒学的抨击
第四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启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一、康有为“托古改制”变革儒学思想的形成
二、康有为给资产阶级学说穿上传统儒学外衣
四、康有为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思想进行糅合
五、康有为援西入儒推动儒学现代化评析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一、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对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攻击
二、新式教育与废除科举对儒学的冲击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与制度儒学的终结
四、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呼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二、民国初年尊孔复辟的逆流
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一、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实质
二、新文化运动“批孔”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二、现代新儒家重启儒学现代化
第四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对儒学现代化的贡献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接着讲”
二、冯友兰新理学形而上学
三、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观
四、冯友兰新理学的文化观
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说
六、冯友兰构建新理学思想体系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新儒家在儒学现代化上的特点
一、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二、现代新儒家引西援儒促进儒学现代转化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拒绝与排斥
四、现代新儒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吸收
第一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爱国主义运动酝酿与爆发
二、“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出路的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一、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现实斗争的需要
二、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吸收
一、对儒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和弘扬
二、对儒家知行学说的改进与发展
三、对儒家辩证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四、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五、对儒家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六、对儒家修身观与道德观的借鉴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新开展
第一节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与儒学研究的开展
一、建国之初的文化建设方针
二、儒学在学术上的研究与探讨
三、儒学现代化进程的暂时中断
第二节 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和儒学现代化的再认识
一、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二、海外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重启
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儒学研究的恢复
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儒学与现代化的认识与争论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传统文化复苏及儒学热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复兴”与儒学现代化路径
第四节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儒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资源
二、儒学蕴含可继承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
三、儒学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一、儒学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儒学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基本途径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改造儒学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
二、系统研习传统儒学经典重新阐释儒学
三、儒学吸收包括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四、儒学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警惕消极因素渗入
一、 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二、 传统儒家伦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压抑与漠视
三、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四、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与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9期
2 许全兴;;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周年四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07期
3 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研究;2014年09期
5 丁成际;;马克思主义儒学化与儒学马克思主义化之辨析[J];现代哲学;2013年05期
6 胡伟希;;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其当代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张允熠;;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异同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4期
8 许全兴;;关于儒学复兴的若干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9 徐庆文;;经学解体与儒学的现代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都培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849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4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