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汤鹏的学术思想

发布时间:2020-10-21 22:29
   汤鹏是清嘉道之际的一位湖湘士子,亦是湘系经世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汤鹏虽在科场上平步青云,但因其为人狷介,不甘摧 眉折腰,趋时媚俗,因而在仕途上却屡遭蹉跌。汤鹏学术思想的 形成受到嘉道之际学术嬗变的趋势、湖湘学术的陶冶、良朋益友 的潜移默化以及时代与身世等四个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综 合作用也就决定了汤鹏的学术思想的内涵——以程朱理学为治学 津梁、以经世致用为治学宗旨、以“则古”、“尚变”为治学特色。 汤鹏虽师承理学,但作为湖湘文化熏陶出来的湖湘士子,其学术 思想却并未在理学家的书斋中停留,而是对国计民生保持了充分 的关注。经世致用与程朱理学的结合使得他十分推崇儒家的“内 圣外王”,其学术亦成为了一种“学术——政治’’型的学术,具有 深刻的实践理性的特征。他倡言改革并提出一系列的政治主张、 经济思想、文化理念以及外交政策,希图挽大厦于将倾。目前学 术界对于汤鹏学术思想的系统研究基本还是空白,本文拟从现存 的有关汤鹏的资料入手,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力争对汤鹏学术 思想的渊源、内涵和运用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探讨和归纳。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B249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 汤鹏学术思想的渊源
    (一) 嘉道之际学术嬗变的趋势
    (二) 湖湘学术的陶冶
    (三) 良朋益友的影响
    (四) 时代与身世的影响
二、 汤鹏学术思想的内涵
    (一) 治学津梁一一程朱理学
    (二) 治学宗旨一一经世致用
    (三) 治学特色一一“则古”“尚变”
三、 汤鹏学术思想的运用
    (一) 汤鹏的政治主张
    (二) 汤鹏的经济思想
    (三) 汤鹏的文化理念
    (四) 汤鹏的外交策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提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声普;;《广师》篇广义[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03期

2 吴礼丹;秦观的人才为学观[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彭卫民;叶恬;;近代湖湘文化要义发微[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4 张敏;晚清上海地区学术史述论[J];史林;1997年03期

5 陈国庆;清代初期实学研究论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孙钦善;章学诚的古文献学思想和成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7 余方;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顾炎武[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7年02期

8 朱修春;论清初四书学中的经世思想[J];清史研究;2005年01期

9 张蕊青;《镜花缘》与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潮[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刘玲;;析王鸣盛对刘知几和司马光治史旨趣的推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丽丽;王应麟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徐俊祥;建安学术史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5 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8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宋冰;北朝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刘雄伟;试论“六经皆史”说中的学术致用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3 姚静冰;论汤鹏的学术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4 罗海云;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峰;包世臣漕运改革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07年

6 罗亚利;论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学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柯文容;胡宏的经世致用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詹萍萍;田汉与湖湘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时圣玉;毛泽东与湘学中的经世致用传统[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0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0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