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复归思想研究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复归思想辨析
第一节 先秦“复归”思想辨析
一、《周易》中的复归思想
二、先秦儒家的复归思想
第二节 《老》、《庄》复归思想的特点
一、反思意识、开端与复归思想
1、对现时或具体存在形态的反思
2、返回开端(可能性):向存在根据的复归
二、道生德蓄与复归于朴
1、生生之意
2、复归与生成
3、复归思想的层次
三、复归的形式特征
1、对“反”的揭示
2、理论与方法的倾向
四、《老》、《庄》复归思想的局限性
第二章 复归与本体之道
第一节 道与复归
一、有生于无:向无之可能性的回溯
1、无与形而上之思(纯粹的可能性)
2、无极与道枢(收敛的可能性)
二、道法自然:自然的涌现
三、行归于道
第二节 德与复归
一、德蓄而不形
1、道无不理
2、道生德蓄
二、万物殊理与德之全
1、万物殊理
2、以物观物与德之全
三、德归于道:经由多样性向统一性的回返
1、全生:多元化的视域
2、齐物:回返统一性
第三章 复归与自然之道
第一节 自然之道:存在境域中向本然的复归
一、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与自主性
二、性修反德:自然原则与自觉性
第二节 自然之道的理论内容
一、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自然之道的全与真
二、不知其具而知其本:自然之道与哲学信念
三、至人与逍遥:自然之道与理想之境
第四章 复归与存在之真
第一节 复归其明
一、天与人
1、天与人不相胜也
2、圣人之明与天地之正
二、物与人:救物袭明
第二节 复归其和
一、天道善应(应和)与和光同尘(调和)
二、内在之和
1、内通与万物皆一
2、和与适
第三节 化归其真
一、物化与化物
二、人之自化
1、内在之化与忘己而物化
2、言、意之化
第五章 复归与人的本然存在
第一节 性的复归
一、“德—性”与“德性”
二、性之归真
第二节 情的复归
一、物情与人情
二、复归于无情
第三节 身的复归
一、存在境域的涉身性
1、感通于天地的身体
2、以身为天下:身与存在境域的同构性
二、身体的复归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胡化凯;《庄子》相对主义与相对论物理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高旭;;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忘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陈佳;;从《庄子》中看心灵的净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王文娟;;浅谈《庄子》中的接舆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孙伟伟;;从分裂到融合:诸子百家由先秦至汉代的嬗变——对《庄子·天下》《论六家要指》《汉志》的文本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徐克智;;莫如散发弄扁舟——《楚辞·渔父》人物形象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唐一丹;;《庄子》散文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皓玥;诗性隐喻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班秀萍;庄子对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0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