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老》、《庄》复归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2:53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老》、《庄》哲学中的复归思想。相对于朝向具体、既成的存在形态的复归进路,《老》、《庄》的复归思想,体现出朝向可能性的复归,这在两方面得到体现:其一,回返形而上之域中的道之可能性。道不定于形迹的特征,以及道的生成性,共同构成了可能性的基本义涵。其二,在具体的存在境域中,复归本然,体现为朝向万物本然之德,以及人的本然之性的回返。由于物德与人性在形而上之域中有其根据所在,所以万物之德,体现为物得之德,人性本然,则体现为人的本然之能。形而上之域和存在境域中的双重复归,在“道-德”为基本架构的本体论中,得到了调和。道之本然的可能性与生成性,在德中体现为万物之德(得)的蓄而不形,因此,物德,就是在生成性中获得不定于形的能力和情势,同时保持朝向可能性的虚静、无为的存在特质。 在存在境域中向事物本然的回返,体现为一种自然原则。事物本然中含有一种自主生成、变化、发展的能力,而人对物中存有的这种本然能力的守护,即是自然原则的基本任务。因此,在自然原则中体现出一种自觉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出于某种外在的目的,也并非流于主观任意,而是在对天地之道的感受性中,自觉的对人与天地万物作出引导,使之回复相互间的本然关联。自然原则并非是流于空洞的态度,它还对《老》、《庄》哲学中的基本信念有所参照,不过这些哲学信念并不以具体观念的方式出现,而是对认识、评价与实践有所启示的范畴,例如辩证的观点。哲学信念通常表现出形而上的特点。 自然原则的提出,揭示出向事物本然的复归,应被分为自发的复归与自觉的复归两种形态。万物朝向原初形态的回返,是天地之化中的自发现象,这种现象虽然客观而自然,但却受制于外在的环境,因而有其偶然性和局限性。万物之中的本然之能,譬如应和、变化等能力,需要一定情境中的条件,才能得到有效的伸展,因此,处于自发性中的万物之本然,似乎是一种暗昧不得其明的存在形态。相对于物,人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形态,人从天地那里秉承了一种明天之能,即将对万物与人自身的有所感应,转化为澄明之知的能力,而这种澄明之知并非是认知之知,而是人与天地万物的相互映照,互宣其义。依据于这种明天之能,人破除了以物之知为基质所建立起的、矗立在人面前的文明世界的大厦,而回返到天地与人共属一体的本然之境。 天地与人的共属一体,展现出一种天地万物得到调和的和谐状况,而这种和谐状况的获得,乃在于万物之间存在的应和之能。应和之能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自主的调和能力,它使存在者无须借助于外在的规范、标准或秩序来达到调和众物的目的。应和之能代表了一种朝向和谐的趋向,而物中的变化能力,则是实现这种趋向的现实过程。对于存在形态、思维形态的固着于凝滞,“化”的能力,无疑是实现从现成之迹,回返事物本然的有效手段,化对存在形态的变化、移置,还是促成新的存在意义诞生的方式。 人是存在者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因而,向人之本然的复归,既显现出类似于物的特征,又呈现出与万物有所不同的特点。在《老》、《庄》那里,在道的统一性之下,人与物的界限并非那么泾渭分明,人所具有的范畴,都能够在物之中找到类似的内容。因此,对人性、人情、人身之本然存在的理解,就不能不与物之德、物之情、物之形关联起来进行理解,而这种关联化的理解,实际是将人与物回置于相融相通的本然境况,使人重返在天地中的本然之位,找回属于人的理想之境。因此,在《庄子》那里,人性不仅体现为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德性,人情也非仅指喜怒哀乐之情,身体亦非血气肉体之形,这些范畴都应被还原到与人之本然存在的其他范畴的广泛相关的情境中去理解:性,指人的本然之能、本然性向,而情与性密切相关,身体则有着与天地、人心相通的双向能力。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复归思想辨析
    第一节 先秦“复归”思想辨析
        一、《周易》中的复归思想
        二、先秦儒家的复归思想
    第二节 《老》、《庄》复归思想的特点
        一、反思意识、开端与复归思想
            1、对现时或具体存在形态的反思
            2、返回开端(可能性):向存在根据的复归
        二、道生德蓄与复归于朴
            1、生生之意
            2、复归与生成
            3、复归思想的层次
        三、复归的形式特征
            1、对“反”的揭示
            2、理论与方法的倾向
        四、《老》、《庄》复归思想的局限性
第二章 复归与本体之道
    第一节 道与复归
        一、有生于无:向无之可能性的回溯
            1、无与形而上之思(纯粹的可能性)
            2、无极与道枢(收敛的可能性)
        二、道法自然:自然的涌现
        三、行归于道
    第二节 德与复归
        一、德蓄而不形
            1、道无不理
            2、道生德蓄
        二、万物殊理与德之全
            1、万物殊理
            2、以物观物与德之全
        三、德归于道:经由多样性向统一性的回返
            1、全生:多元化的视域
            2、齐物:回返统一性
第三章 复归与自然之道
    第一节 自然之道:存在境域中向本然的复归
        一、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与自主性
        二、性修反德:自然原则与自觉性
    第二节 自然之道的理论内容
        一、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自然之道的全与真
        二、不知其具而知其本:自然之道与哲学信念
        三、至人与逍遥:自然之道与理想之境
第四章 复归与存在之真
    第一节 复归其明
        一、天与人
            1、天与人不相胜也
            2、圣人之明与天地之正
        二、物与人:救物袭明
    第二节 复归其和
        一、天道善应(应和)与和光同尘(调和)
        二、内在之和
            1、内通与万物皆一
            2、和与适
    第三节 化归其真
        一、物化与化物
        二、人之自化
            1、内在之化与忘己而物化
            2、言、意之化
第五章 复归与人的本然存在
    第一节 性的复归
        一、“德—性”与“德性”
        二、性之归真
    第二节 情的复归
        一、物情与人情
        二、复归于无情
    第三节 身的复归
        一、存在境域的涉身性
            1、感通于天地的身体
            2、以身为天下:身与存在境域的同构性
        二、身体的复归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胡化凯;《庄子》相对主义与相对论物理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高旭;;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忘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陈佳;;从《庄子》中看心灵的净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王文娟;;浅谈《庄子》中的接舆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孙伟伟;;从分裂到融合:诸子百家由先秦至汉代的嬗变——对《庄子·天下》《论六家要指》《汉志》的文本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徐克智;;莫如散发弄扁舟——《楚辞·渔父》人物形象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唐一丹;;《庄子》散文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皓玥;诗性隐喻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班秀萍;庄子对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0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0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