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心”歧异与文本中心论辩护
【部分图文】:
如以上所论,前见是关于文本传统的前见,我们可用简单的图表示理解过程中文本与前见的关系(详见图1):从上图看,未经读者理解,关于文本的所有理解和判断都属于前见,这种前见有来自文本传统本身的前见,也包括来自读者所处时代视域下关于该文本的前见。从这一过程看,理解者并非理解中心,而是作为理解的传达者,考察文本传统中的前见,并将遮蔽的文本意义揭示出来。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首先意味着对某种事情的理解,其次才是意味着分辨(abhenben)并理解他人的见解。因此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这种前理解来自于与同一事情相关联的存在。”[12]417因此,所有的前理解或前见都是与所要理解的东西相关联,理解者在未进入理解之前,并不能事先将使理解得以可能和那些阻碍甚至误导理解的前见相分辨,这也是伽达默尔所谓“前见和前见解,并不是解释者自身可以自由支配”的意思,前见的正当性只会产生于理解过程中,前见的分辨正是诠释学存在的价值。总而言之,一切理解以前见为前提,一切前见和前理解都是与理解物相关联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某个读者产生了某种理解,而是与理解物相关联的存在,包括文本,成为理解产生的前提。从理解前提看,读者并非其中心,与理解物相关联的一切前理解和前见才是中心,当然,他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通俗意义上的固定书写,而是指意义的开放,生生不息的创造,此不赘说。从前见及对前见有效性的判断看,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解前提可以窥见其“文本中心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飞;;试论文本意义的可知性[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牛文君;;伽达默尔与浪漫主义诠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成中英;管月飞;;诠释学中的存在接受性与意义创造性:从伽达默尔到本体诠释学(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王冠;;何为“诠释的界限”?——从艾柯的文本诠释学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J];浙江学刊;2020年05期
5 陈文婷;;中国解经传统中的诠释学思想初探[J];名作欣赏;2019年15期
6 彭启福;;“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J];学术月刊;2007年08期
7 娄伯承;;伽达默尔与马克思在实践价值领域的视域融合[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白雪;;伽达默尔艺术真理的“理解”问题[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静;;诠释学理论初探——基于《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展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10 陆月宏;;论伽达默尔诠释学中语言、理解与世界的相互归属性[J];学海;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文圣;历史与效应[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子廓;埃米里奥·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寒柳;伽达默尔文本思想的美学探析[D];武汉大学;2013年
4 张晓梅;翻译批评原则的诠释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彭启福;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涛;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硕鹏;伽达默尔诠释学视野下的自然科学[D];山东大学;2005年
3 于洋;伽达默尔前见理论的探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张宇哲;《论语》诠释的两种向度及其价值[D];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
5 何翠;论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张小星;“断章取义”的诠释学意义[D];山东大学;2018年
7 刘柯言;体验观念的诠释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姜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王泽;从中西诠释学异同出发看中西实践思想[D];山东大学;2020年
10 史荣芳;论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思想[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1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