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思想与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0-10-25 01:32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论题之一,人性的讨论开源甚早,到孟子时期才将之系统化,成为独立的学说。之后,人性论又尤以荀子的人性恶影响最大。自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又引进了西方近代的人性观,强调人类进化及人性自利,进而主张自由、平等、民主与民权。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重视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儒家文化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文精神,显然“人性”问题是贯穿儒学的一根红线。孟子的人性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孟子人性论的性质,根据现代中国现实,理出人性论思想对现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为基础,以人格随着中国发展而发展,简要分析古代的理想人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代中国理想人格的特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扎根于新的社会文化土壤,扬弃孟子人性思想传统中已经失去历史合理性的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孟子人性论思想对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借鉴作用,致力于构建新型的社会形态,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因此,本文就旨在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梳理出孟子人性论思想,找出其与现代我国理想人格构建的契合点。 本文试图从一个比价新颖的维度对孟子的人性论考察,遵循传统人性论的分析方法,对“人性”这一本质的分析入手,理出人性论思想对现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当前,人性研究中树立了人的本质、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个性等等。这些树立的“人”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塑造人的积极氛围,进而转为进行人生哲理的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造就高尚的人格。 每个时代的理想人格追求都不同,它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取向,是垂范他人的人物形象。当今和谐社会的人格建构问题也因此被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作为促生刚健文明的人格形成的典范,构建理想人格的思想、理论资源应该寻自何处,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现代社会的需要,在考察传统理想人格流变、分析人格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现代理想人格具有的特征和实现途径,为我国国民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撑。本着这一宗旨和目的,本文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了孟子人性思想产生的渊源。系统分析了孟子人性思想产生的时代依据和理论渊源。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孟子人性思想的内容和人性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并阐述了孟子理想人格的人性论基础。第三部分,考察了我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历史流变,分析了我国历史上理想人格思想和理论中的精华与糟粕,以及对国民人格造成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我国的人格现状与成因。论述了孟子人性思想中对我国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影响,并探索了我国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
【学位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孟子人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渊源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孟子人性思想产生的渊源
一、文化渊源
二、孟子人性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孟子人性思想的主要内涵及伦理价值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的主要概述
一、人性思想的萌芽
二、先秦时期的人性论观点
第二节 孟子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孟子人性受命于天的人性论
二、孟子人性思想的主要内涵
三、西方近代人性理论的历史演变
四、人性善恶与中西社会文化之异合
第三节 孟子理想人格的人性论基础
一、完美的人格典型——圣人
二、人生追求的目标——君子
三、人格修养——大丈夫
第三章 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人格的内涵及文化特征
第一节 理想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理想人格的涵义及特征
第二节 我国古代社会的理想人格
一、成人之道
二、圣贤气象
三、豪杰精神
四、孟子的理想人格论
第三节 中西的理想人格比较分析
一、西方文化进程中的人格发展
二、中西方人格比较
第四章 孟子人性思想对现代理想人格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孟子人性论思想对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影响
一、君子人格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二、大丈夫人格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三、平民化人格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四、传统的理想人格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
五、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当今人格的自我完善
第二节 我国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依据及意义
一、塑造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依据
二、现代我国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现代社会理想人格的重构
一、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重构
二、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5261
【学位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孟子人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渊源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孟子人性思想产生的渊源
一、文化渊源
二、孟子人性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孟子人性思想的主要内涵及伦理价值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的主要概述
一、人性思想的萌芽
二、先秦时期的人性论观点
第二节 孟子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孟子人性受命于天的人性论
二、孟子人性思想的主要内涵
三、西方近代人性理论的历史演变
四、人性善恶与中西社会文化之异合
第三节 孟子理想人格的人性论基础
一、完美的人格典型——圣人
二、人生追求的目标——君子
三、人格修养——大丈夫
第三章 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人格的内涵及文化特征
第一节 理想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理想人格的涵义及特征
第二节 我国古代社会的理想人格
一、成人之道
二、圣贤气象
三、豪杰精神
四、孟子的理想人格论
第三节 中西的理想人格比较分析
一、西方文化进程中的人格发展
二、中西方人格比较
第四章 孟子人性思想对现代理想人格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孟子人性论思想对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影响
一、君子人格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二、大丈夫人格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三、平民化人格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四、传统的理想人格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
五、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当今人格的自我完善
第二节 我国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依据及意义
一、塑造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依据
二、现代我国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现代社会理想人格的重构
一、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重构
二、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建平;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2 徐难于;善恶观形成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金绪泽;论人格形成与价值观念的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朱西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读[J];唯实;2005年04期
5 杨秀莲;;西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历时态考察[J];学习与探索;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庆阳;孟子的思想渊源浅探[D];西北大学;2002年
2 韩丹;中国社会转型期人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冬梅;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玉花;人性问题的理论意蕴及其现实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琳丽;孟子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艳;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殿哲;构建人本主义与儒家模式相结合的当代中国人格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窦建鹤;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詹飞;先秦儒家的人性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田俊芬;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想人格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5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5261.html